中小银行逆势上调存款利率揽储,市场担忧资产端考验
AI导读:
中小银行在降准降息政策下逆势上调存款利率或推出高息存款产品吸引储户,市场担忧中小银行资产端能否有效放出贷款,引发对中小银行未来发展的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林秋彤北京报道
随着年末的临近,在降准降息及息差收窄的大背景下,中小银行却采取了“逆势而为”的策略,上调存款利率或推出高息存款产品以吸引储户。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十余家中小银行发布了相关公告,上调存款利率或推出高息存款产品。
今年下半年以来,一些中小银行以高利率为卖点,吸引顾客存款的现象愈发明显。尽管央行在今年2月和9月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多次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推动市场利率下行,但中小银行并未随波逐流。
国有大行在7月和10月两次下调存款利率后,市场普遍认为下半年各期限的存款利率均进入1%时代。然而,中小银行却逆势而上,河南荥阳农商行、海南银行、无锡锡商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纷纷上调存款利率,推出高息存款产品。例如,河南荥阳农商行上调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存款利率至1.8%、1.8%、2.05%,并发行了2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一年期执行利率为2.1%,三年期执行利率为2.35%。无锡锡商银行更是推出了三年期年利率高达3%的大额存单。
中小银行此举旨在通过高息揽储增加存款,为旺季营销和开门红活动储备资金。然而,这也引发了市场对中小银行资产端的担忧。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尽管存贷款利率已进入下行通道,但商业银行净息差下滑的压力仍然较大,不少银行仍热衷于争夺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可能会出现各种形式的高息揽储现象。
记者梳理部分银行财报发现,部分农商行的存贷比比较低,集中在50%-60%左右,这意味着除贷款外,银行还需要通过其他投资获得收益。一些存贷比较低的银行非息收入占比也很低,说明银行仍需依赖传统的贷款资产以获取利息收入,并未形成十分完善且成熟的多元经营与收入模式。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中小银行不应为了规模而规模,为了存款而存款,重点在于存款能否有效转化成资产。他认为,中小银行应优化经营,构筑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适当控制规模,主动压降成本,做好资产负债管理。
董希淼也认为,中小银行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不追求简单的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既要保持存款业务稳定增长,更要将负债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中小银行应加快转变经营理念,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压降负债成本,努力保持发展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