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平安证券发布非银行金融行业点评报告,解析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内容,包括扩大实施范围、丰富产品供给和完善领取办法等,旨在提高居民养老金储备水平,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平安证券近日发布了针对非银行金融行业的点评报告,深入剖析了最新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政策。2024年12月12日,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及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

报告指出,自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及其税收优惠政策将从原有的36个先行城市(地区)扩展至全国范围。此次改革不仅丰富了产品供给,还完善了养老金的领取办法,旨在提升居民的养老金储备水平,并加速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

与2022年10月发布的《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相比,新《通知》在覆盖人群和缴费水平方面保持不变,但进一步优化了产品供给,将国债和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投资多样性。此外,《通知》还完善了养老金的领取办法,增加了领取情形,增强了养老金的应急能力和灵活性,提升了居民的参与意愿。

自2022年11月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城市(地区)先行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整体运行平稳。然而,试点期间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热但投资冷、缴费意愿不高等。开立账户人数和实际缴费人数虽有增长,但参保人群渗透率不高,户均缴费水平远低于政策规定的上限。

截至2024年12月12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已涵盖996款产品,包括储蓄、基金、保险和理财产品。其中,储蓄类产品占比最高,达到46.8%,基金类产品占比28.5%,保险产品占比22.1%,理财产品占比最少,为2.6%。证监会已及时优化产品供给,将首批85支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

尽管个人养老金制度已全面实施,但仍面临覆盖人群有限和税优限额不高的问题。截至2023年末,实际符合个人养老金参保条件的人数为75179万人,但个税缴纳人数仅占其中的8.9%。未来,我国可借鉴美国IRA的发展经验,通过逐步提高税优限额、丰富税优模式、调整领取税制、实现二三支柱互联互通等方式,持续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健康发展。

(图片及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