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重点
AI导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成为重要任务。会议提出一系列举措,包括有序扩大自主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等,以推动中国外贸和外资的稳健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全球局势,我国外资外贸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详细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九大核心任务,其中特别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稳固外贸与外资。这一决策彰显了我国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的坚定决心与战略定力。
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将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质量与效率,并扩大其改革任务授权。同时,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核心政策也将加速落地,服务贸易、绿色贸易以及数字贸易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此外,会议还提出要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并在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展更多开放试点,持续打造“投资中国”的国际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特别提到了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并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这将为我国外贸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提供有力支持。
明年开放步伐将更大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魏建国指出,会议中提到的“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或单边开放”是前所未有的新提法,这意味着我国将加快对标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包括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他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未来不管其他国家是否开放,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
魏建国还表示,会议提出的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将让制度型开放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这预示着明年中国将推动新一轮的高水平改革开放,开放步伐和力度都将进一步加大。
对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魏建国认为,这些地区不仅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更是改革的试验田。随着海南在2025年启动全岛封关,更多新的政策及成效将逐步显现,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注入新的活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认为,会议提出的一系列举措适应了我国开放重点从制造领域向服务领域拓展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发展的新形势。这些举措将有利于发挥外贸发展和吸引外资的创新优势,进一步激发增长潜能。同时,这些举措也体现了制度型开放的明显特征,将进一步倒逼国内制度改革与创新,推动改革向体制机制的“深水区”和“无人区”迈进。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2025年我国将加快推进加入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进程,并以此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这将有助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大力吸引外资,并为我国外贸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
稳外资仍是明年工作重点
虽然扩内需是2025年的首要重点任务,但稳外贸同样是明年的重要工作之一。魏建国指出,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中国的出口需要在海外市场完善海外仓、物流快递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金融支付、退货、商品检验等综合服务体系的建立。这将有助于中国外贸企业更好地深入海外市场,用更好的品质和服务来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
魏建国还强调,明年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我国外贸需要在保持出口、进口双双增长的态势下,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水平,并积极推动外贸企业“走出去”。同时,还需要让海外市场看到中国制造能够以质量和服务取胜,在新的竞争环境中打出新招术,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王青提出了一系列稳外贸的主要措施,包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外贸领域信贷投放、推动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谈判进程、把跨境电商纳入双边自贸协定等。他认为,在一系列稳外贸措施的支持下,2025年外部环境变化对外贸的冲击将得到有效控制。
据统计,尽管整体增势有所减弱,但中国今年11月份乃至前11个月的累计出口仍然保持较高的正增长。2024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9%,其中出口增长6.7%,进口增长2.4%。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跨境电商出口也保持强劲增长。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内容有所调整,以符合发布要求)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