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十周年:重塑水资源分配版图
AI导读:
南水北调工程迎来全面通水十周年,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累计调水超767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1.85亿,助力我国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题:南水北调工程十周年:重塑我国水资源分配版图,助力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李思远、田中全
东线泵站扬水,中线巨槽输波。总长2899公里的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宛若双龙戏珠,横贯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穿越京津冀豫苏鲁皖七省,将南方的清泉输送到北方。
南水北调,国之重器,世纪伟业,民心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南水北调工程现场考察,亲自主持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其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要性。
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了全面通水的十周年庆典。这十年间,这一全球最大的调水工程,已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水资源配置优化:调水总量超767亿立方米
冬日,鄂西群山深处,建设正酣。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项目——引江补汉工程,21个工作面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首台硬岩掘进机“江汉先锋号”已投入运行。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增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的保障能力。
为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南水北调工程就被纳入国家议程。2002年12月,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论证,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并启动实施。
按照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线,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上游向北方调水,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连,形成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历经建设者十余载的艰苦奋战,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正式全面通水。东线从扬州出发,经13级泵站提升长江水,北达鲁北,东至胶东半岛;中线自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流经豫冀京津。
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司长李勇表示,以东中线一期工程为主骨架,每年数十亿立方米的水资源从南方输送到北方,推动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全局性优化。
十年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过767亿立方米,受水区内的水厂、管网与南水北调干线紧密相连,城乡广泛受益。
北京形成了南水、密云水库水、地下水三水联调的供水格局;天津实现了引江、引滦双水源保障;中线与河北省内四条大型输水干渠构建起“一纵四横”供水网络;东线与山东本地水共同形成“T”字形骨干水网。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深刻改变了我国北方地区的供水格局。
饮水安全保障:受益人口超1.85亿
河北沧州泊头市洼里王镇前八尺高村的党支部书记冯如祥,看着清澈的自来水从水龙头中流出,感慨万千:“以前,我们这里的水又苦又涩,现在再也不用为喝水发愁了。”
前八尺高村地下水含氟量高,2020年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这里的村民告别了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南水北调的水流,时常成为沿线受水区城乡居民的“及时雨”。2017年、2018年山东大旱期间,东线成为青岛、烟台等城市供水的主力;2023年,中线实施大流量输水,缓解了北方地区夏季持续高温干旱的不利局面。
南水北调的水流进千家万户,让更多受水区的人们从“有水喝”转变为“喝好水”。北京主城区近80%、天津主城区供水全部为南水,河南省14个省辖市、河北省10个省辖市通了南水,受益人口超过1.85亿。
河湖生态修复:永定河等大批河湖重现生机
清晨,丹江口水库湖面如镜。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库区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
十年来,随着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的建设,北方地区被挤占的生态用水、农业用水得到有效退还,带动了沿线治污、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等工作。
中线通过汛期洪水资源化利用,助力北方地区50多条河流生态复苏。永定河、潮白河、滹沱河等断流多年的河流恢复全线通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实现总体回升,白洋淀淀区面积扩大到近300平方公里。
东线方面,江苏、山东大力推进工程沿线水污染治理和河湖生态修复,多条干支线河道成为秀美的城市景观。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东线工程实施了426个治污项目,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中线工程建立健全水质监测体系,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
南北经济循环畅通:全面支撑高质量发展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为畅通南北经济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国内大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
南水北调的水流浇灌出沿线粮食的丰收。2020年春,苏北1000多万亩稻田因干旱无法插秧,江苏省统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和江水北调工程联合应急调水抗旱,保证了水稻的丰收。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提高了黄淮海平原50个区县共计450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保证率,农作物生产效益大幅提高。
南水北调的水流促进了工业的提质增效。河北邯郸市永洋特钢动力厂厂长江彦军表示,南水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命脉,对提高特钢产品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南水北调东线显著改善了京杭大运河的航运条件,大运河山东济宁段内河航运通江达海,江苏段货运量明显提升。
李勇表示,南水北调工程将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北方地区的经济优势,促进了受水区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按照2023年万元GDP用水46.9立方米计算,工程累计调水量相当于支撑了北方地区超过16万亿元GDP的增长。
新时代新征程,南水北调作为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正在科学推进东中线一期工程运行管护和后续工程规划建设,完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
(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