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开幕,深圳成果丰硕
AI导读:
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暨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会在广州开幕,深圳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展示了多项知识产权优秀成果,并推动了多项重大合作协议的签订。
【深圳商报讯】(记者李佳佳)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暨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会近日在广州盛大开幕,此次展会以“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提升知识产权的转化效益,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与创新驱动。
展会期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进行了专题汇报,展示了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深圳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等高校与科研院所,与华润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港华能源创科(深圳)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多项重大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知识产权的转化与应用。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深圳在金融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解决了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难题。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深圳全市专利及商标质押登记金额达到了490.39亿元,同比增长43.29%;登记笔数也实现了57.09%的增长,达到了1684笔。此外,深圳还成功发行了多笔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累计发行规模已达213.88亿元,惠及企业超过1400家,发行量和发行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
在开幕式上,深圳大学展示了智能建造质量安全巡检机器人、可呼吸暖体假人等创新成果,并与两家企业签订了重大项目合作协议。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展示了深圳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实力,也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年来,深圳在专利转化运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出台相关措施、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专利盘点、组织企业积极参与专利“盘活”工作等举措,深圳已累计推动21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专利盘点1.7万件,指导190家高成长性企业纳入广东省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同时,深圳还积极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深圳河套)国际转化试点平台的正式运行,促进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达成交易。今年前11个月,深圳已促成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金融等业务134单,金额合计18.48亿元。
(图片来源:活动现场;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