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出台新修订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服务实施办法,旨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近年来,中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多地探索实践“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为企业松绑减负,激活市场活力。

吴学安

近日,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修订并印发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服务实施办法》。该办法旨在进一步精简流程、优化服务、提高效率,为项目单位提供全方位的审批服务支持,成为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典范。

营商环境不仅是地区发展的软实力,更是核心竞争力所在。近年来,中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连续多年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这得益于各地在“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上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国内众多城市通过利用互联网、推进证照分离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等措施,便利了政务服务,推动了市场主体和就业岗位的大幅增加,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得以快速成长,经济韧性和发展动力显著增强。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关键。未来的改革需在“放”与“管”之间找到有效平衡,更需在服务上精益求精,做好企业的“店小二”。降低准入门槛,取消重复和不必要的审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行承诺制,是改革的重要方向。

珠海香洲区万山镇针对项目单位的个性化需求,实行“一企一策”,提供分阶段代办服务,并协调审批部门合理规划审批路径,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跨部门联审联批机制的建立,确保了项目单位“一套资料、一次跑动、一网通办、一件事办结”,审批时间大幅缩短。

优化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当前,“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正加速向深水区迈进,升级版举措蓄势待发。对标国际一流营商标准,不仅为企业松绑减负,激活市场活力,更在于提升治理效能,加快形成成熟定型的制度。

放宽市场准入,降低要素成本,促进新兴产业更大发展,打造更优开放环境,将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市场活力,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更强动力。当前,稳住国内经济基本盘,急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减少对企业市场准入和正常经营活动的干预与限制。

在中央层面不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加大政策力度,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获得感,提振市场主体投资创业的积极性与信心,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