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启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各地方、银行积极响应,已走访超千万小微经营主体,银行新增授信2.2万亿元,新发放贷款1.2万亿元,普惠金融实现量增价降,服务便捷性提升。

  近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透露,自今年10月份启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以来,各地方、各银行积极响应,并已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

  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范围内已有1207.2万户小微经营主体被走访,其中194.2万户被列入“申报清单”,130.3万户被列入“推荐清单”。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已对“推荐清单”中的经营主体新增授信2.2万亿元,并新发放贷款1.2万亿元。

  光大证券研究所银行业分析师董文欣指出,该机制的核心在于在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与银行放贷难的问题,为稳定市场预期、信心和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已累计为25万户小微企业授信近3300亿元,发放贷款近2400亿元;农业银行则累计为43万户小微企业授信5222亿元,发放贷款2684亿元。此外,数据显示,银行对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荐清单”经营主体新发放贷款的平均贷款利率为3.92%,这一利率低于当前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平均利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普惠金融在量与价上均实现了显著提升,服务可能性持续增强,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这不仅高度契合了普惠金融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还实现了线上贷款的秒批秒贷,进一步推动了信贷结构的优化。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