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扩内需、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重要政策信号,本文整理了会议的11大看点,并连线专家进行解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深入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并对2025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会议传递出的重要信息和政策信号备受关注。上海证券报记者整理了会议的11大看点,并连线了20余位专家进行权威解读。

看点一:罕见提及明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稳增长决心凸显

  会议明确提出了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等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彰显了决策层稳增长的决心。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这标志着中央将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

  会议还要求打好政策“组合拳”,强调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的协同配合,财政政策强调增量,货币政策重回宽松。

看点二:提高财政赤字率,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预计,明年广义赤字率大概率高于2024年,赤字率可能在3.5%至4%的区间,释放超5万亿元空间。

  会议还明确,要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

看点三: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

  会议将货币政策定调为“适度宽松”,改变了自2011年以来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表示,这表明我国将通过更积极的货币政策提振经济增长。

  针对“适时降准降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预计,降准降息或将在今年底、明年初落地。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预计,明年将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50个基点。

看点四: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市场包容性

  会议提出,要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认为,这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明确了改革方向,即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改革方向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定价机制和退出机制、发展壮大耐心资本等。

看点五:扩内需被置于首位,政策将加大力度

  会议将扩内需列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首。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扩大内需是畅通国内循环、促进经济平稳可持续运行的内在要求。

  会议提到,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看点六: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要加快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应用。

  会议还提出,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资金保障。

看点七: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会议要求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包括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等。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将进一步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壁垒。

看点八: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

  会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潘圆圆表示,这展现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决心。

  会议还提出,要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看点九: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会议强调,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此次会议延续了此前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强调2025年房地产工作要“稳”。

看点十: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会议提出,要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认为,需在确保金融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化解相关机构风险。

看点十一: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会议提出,要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表示,应更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通过区域战略和经济大省的作用,推进新型城镇化,助力扩大内需。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