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包括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等措施,以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挑战,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观察)全方位扩大内需:2025年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陈溯)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明确2025年九项重点任务,首要即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面对当前经济形势,这一决策为何至关重要?其背后逻辑何在?中国将如何具体实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张永军指出,内需不足是近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将扩大内需作为重点的原因。此次会议强调“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预示着力度与范围的双重升级。

会议指出,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加深,中国经济面临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增收压力大等多重挑战。为此,2025年将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聚焦解决需求不足等问题。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认为,当前提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应对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与宏观政策加码相呼应。张永军强调,2024年中国经济虽保持5%增速,但外需贡献大。展望2025年,地缘政治冲突、关税政策变化等因素或影响全球经济,中国需通过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稳定。

此外,扩大内需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至关重要,是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表示,全方位扩大内需不仅是应对短期风险的策略,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长远之策。

会议明确,明年经济工作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加强财政与金融配合,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贾康指出,当前是扩大内需的好时机,政府应将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建设和升级,优化结构,增加就业,促进消费潜力释放。郭丽岩强调,关键在于提振消费和提升投资效益,形成良性循环。

张永军提出,要找到新的增长点,如扩大服务性消费,以及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来扩大有效需求。全方位扩大内需需满足民众美好生活需要,调动和释放14亿人的消费潜力。

对于未来实施路径,专家建议,应全面考虑扩大有效投资、创造新的消费潜力点、解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等关键举措,使有效投资和有潜能的消费形成良性循环,巩固和增强内需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