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广,银行与金融产品成关键
AI导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广,商业银行仍是推广重地,投资者期待更多中低风险养老金融产品。证监会优化产品供给,纳入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银行业需创新产品设计,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今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宣布,自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全面推广至全国范围。专家分析,商业银行在推广个人养老金制度中将继续扮演核心角色。无论是备老人群还是银发族,均偏好稳健的养老金融产品投资,银行存款是他们首选的投资理财方式,占比高达60%以上,银发族更是接近70%。
业内专家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期待银行能提供更多中低风险的养老金融产品,以获取长期稳健收益,但目前市场上此类产品仍较为稀缺。不过,随着证监会及时优化产品供给,将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个人养老理财的投资选择有望得到进一步丰富。
《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要求证监会优化产品供给,并已将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国泰君安金融产品部总经理李可柯指出,此举不仅拓宽了个人养老金的可投品种,还为资产配置提供了更多选择。他强调,券商在养老金融方面的优势在于基于自身能力的投资价值,目前市场上养老基金的业绩分化较严重,需重视产品的养老属性,以提升投资者体验。
截至2024年9月末,公募基金行业已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资产超6万亿元,占我国养老金委托投资规模的50%以上。此次纳入的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中,跟踪各类宽基指数的产品有78只,跟踪红利指数的产品有7只,包括沪深300指数、中证A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普通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ETF联接基金等。相关产品均增设了专门份额,并实施管理费、托管费优惠。
天弘基金表示,此次将宽基指数纳入个人养老金品类,不仅满足了居民养老金投资的多样性需求,还弥补了个人养老金产品库中权益产品的空缺,有助于投资者提高养老金积累效率。宽基指数基金覆盖市场广泛,代表性强,能够有效分散风险,此次被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将进一步丰富个人养老理财的投资选择。
银行业在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24年9月末,银行业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规模达到6677亿元,托管规模达到3.5万亿元,个人账户管理数量达到2737万户,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超过6020万个,推出个人养老储蓄产品465支。然而,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徐洁勤指出,银行业在推动养老金融发展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养老金融产品、养老体系不足等。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海旺表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养老金融产品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他建议金融监管机构制定系统性扶持养老服务金融发展的操作指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养老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如养老目标基金、养老专项债券等,并适度降低养老服务金融业务资格的市场准入条件。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在36城个人养老金业务开立账户的两年试点中,商业银行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目前适老的个人金融产品存在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他建议银行业在产品投向、期限及收益率上适当倾斜,以更符合养老保障稳健性和养老投资长期性的特征,并发挥金融机构优势提供养老金融咨询服务。
数据显示,现阶段个人养老金投资取向包括储蓄、理财、保险及公募基金等,平均投资收益与普通金融产品相近。因此,业内人士呼吁创新产品设计,引入更多元化的投资选项和更灵活的收益分配机制,以提升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