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圈荐股乱象频发,监管面临严峻挑战
AI导读:
微信朋友圈等平台频现第三方投资咨询公司的荐股广告,利用大数据编织荐股“茧房”,隐藏着复杂的利益纠葛与潜在风险。投资者需警惕虚假承诺与不实信息,监管部门应升级审核系统,加强跨部门联合监管,共同打击违规荐股行为。
财联社12月12日讯(记者王晨)在证券行业中,“荐股”这一话题历来备受争议。原本旨在辅助投资者理性决策的投资咨询服务,却因行业乱象丛生,导致众多投资者被虚假承诺和不实信息所蒙蔽,难以做出明智选择。
近期,924行情引发的违规荐股热潮尚未完全平息,一些投资顾问公司在微信朋友圈投放的广告再次引发广泛关注。这些广告看似普通,实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纠葛与潜在风险,利用大数据精心编织了一个荐股“茧房”,对投资者构成了极大的诱惑与威胁,同时也凸显出在新兴社交网络环境下,监管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
记者发现,上海X能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和杭州XX云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在微信朋友圈投放的广告,以“精选股”为噱头,声称能每日提供3只热点板块精选股策略,甚至打出“市场错杀”“业绩倍增”等诱人标签,引导投资者添加二维码领取免费策略。此外,还有公司以“股市高手训练营”为名,传授短线操盘术,广告极具诱惑力。
这些广告频繁出现,但受众却呈现出显著差异。部分投资者频繁在朋友圈刷到此类荐股广告,而有人却毫无察觉。这种差异恰似无形之壁,将投资者分隔于不同信息空间,微信圈荐股的“茧房”效应愈发明显。据专业人士介绍,此“茧房”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基于复杂算法与精准定位的人为构建。大数据技术勾勒出用户投资偏好、浏览习惯等多维度画像,将目标锁定于热衷股市、寻求投资捷径的人群,从而打造出一个个信息闭环。
深入研读这些广告文案,不难发现其中充满了蛊惑性言辞。如“热点板块”“市场错杀”“业绩倍增”等词汇,旨在撩拨投资者的逐利本能。通过免费领取精选股策略、盘中精讲等“福利”诱饵,麻痹投资者的警惕神经,弱化对投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认知。这些精心雕琢的话术,在投资者心理防线最薄弱处突破,将其引入荐股“陷阱”,使其在虚假繁荣中迷失投资理性。
近年来,荐股领域频现合规事件。同花顺、海顺投顾等多家投顾持牌机构因违规荐股被监管处罚。部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资格的公司,背离职业操守牟取暴利。他们不仅借免费策略吸引流量、扩充客户群,还诱导股民支付高额费用购买升级服务套餐、高端投资课程或“私密”投资机会。更有甚者,与庄家勾结操纵股价,精准收割股民财富,严重损害市场公平。
对于投资者而言,此类荐股广告风险重重。推荐股票多缺乏扎实基本面分析,常借热点概念炒作。一旦市场风向转变,股价便会大幅下跌。投资者易受误导跟风交易,破坏自身投资节奏与策略,陷入追涨杀跌怪圈。此外,隐私泄露风险也如影随形,个人信息可能被非法收集贩卖,引发后续诈骗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微信朋友圈等平台作为信息传播关键节点所存在的监管困境,监管部门应升级广告审核系统,组建金融专业审核团队对荐股广告进行全要素审查。同时,运用智能算法与人工复核实时监测拦截违规广告,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发动用户监督。此外,还需加强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建设,明确分工、紧密协作、无缝对接消除监管空白。金融监管部门应与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作战共同打击违规荐股行为。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