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各大国际组织及全球多边金融机构纷纷发布对2025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但仍保持韧性。全球贸易额预计创历史新高,但面临贸易摩擦、地缘政治挑战等风险。发展中经济体需抓住战略转型机遇。

 临近年末,全球经济走势备受瞩目,各大国际组织及全球多边金融机构纷纷发布了对未来经济的展望。

  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在《2024全球贸易与发展报告》中预测,2024年和2025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7%,远低于2001年至2019年的年均3%的增长率。这一预测揭示出全球经济正步入“低增速常态”。

  经合组织(OECD)在最新发布的《经济展望》中,尽管看到了全球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但仍预计其将保持韧性。具体来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3.2%,2025年将微增至3.3%,并在2026年保持这一增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则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与今年持平。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速约为1.8%,而新兴经济体将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增长势头,整体经济增速预计达到4.2%。

  尽管各大机构对全球经济给出了谨慎乐观的判断,但与全球金融危机前几年4.4%的平均增长率相比,当前的增长预期仍有较大差距。

  在全球贸易方面,最新发布的《全球贸易最新动态》显示,2024年全球贸易额预计将创历史新高,达到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3%。服务贸易成为推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动力,增速高达7%,占据了全球贸易增长份额的一半以上。相比之下,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仅为2%,尚未恢复至2022年的最高水平。

  世贸组织(WTO)发布的《货物贸易晴雨表》也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货物贸易继续温和增长。IMF同样认为,全球经济活动和世界贸易在年初有所巩固,预计2024年和2025年全球贸易量将分别增长3.1%和3.4%。

  从地区角度看,发展中经济体在2024年面临增长放缓的压力,而发达经济体则表现更为稳健,成为推动当季贸易增长的中坚力量。不过,发展中经济体在高增长领域仍不乏亮点,如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ICT)和服装贸易在第三季度分别实现了13%和14%的增长。

  南南贸易也成为亮点之一,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减少对传统贸易伙伴的依赖和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会。WTO认为,随着发达经济体通胀率降低和收入增加,服务贸易,尤其是数字商务和旅游,增长速度将更快。

  通胀从高位回落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这也将为2025年全球贸易韧性的进一步增强奠定基础。IMF认为,全球抗击通胀之战已基本取得胜利,预计明年年底前通胀率将降至3.5%。

  然而,对于2025年,机构报告中也频繁出现“不确定性”、“前景多变”等前瞻词汇。贸易摩擦扩大、地缘政治挑战持续、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保护主义风险上升、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升级以及公共财政压力等风险不容忽视。

  OECD编纂的“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指数在2025年后急速拉升,反映出上述风险。此外,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和技术进步的放缓也可能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UNCTAD提到,2025年的贸易前景因美国潜在的政策转变而蒙上阴影,包括可能扰乱全球价值链并影响主要贸易伙伴的更广泛的关税。同时,全球公共债务仍处于较高水平,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面临债务困境或极高的债务困境风险。

  多边金融机构强调,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需要各国在政策上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地缘政治冲突与经济不确定性。各国央行也需灵活调整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有效平衡。

  对于发展中经济体而言,2025年是战略转型、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稳定的经济环境优化贸易结构,将决定其在未来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发展轨迹。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