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全面回暖,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随着增量政策效果显现及各地稳增长发力,中国制造业开始全面回暖。专家建议以创新为引领,推进新型工业化,塑造发展新动能。同时,中美制造业竞争态势加剧,但中国企业出海布局决心坚定,“中国制造”新全球化布局正在形成。
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效果的持续显现,加之各地为达成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在年末前集中发力稳增长,中国制造业已步入全面复苏的快车道。多位业内专家指出,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中国制造业应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打造新的增长极与竞争优势。
在工信智库联盟的指导下,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于12月12日举办了“百万庄论坛:机工智库发布会(2024)”。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李燕霞强调,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基石,关乎国家经济命脉。她提出,制造业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用户需求为创新出发点,引领产业实现从产品时代向服务时代、用户体验时代的跨越。同时,她呼吁行业智库加强协同合作,共同为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于11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较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方面,今年以来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态势。1至10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3%,其中消费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等领域的投资增速更是达到了两位数。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利润降幅显著收窄。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尽管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3%,但营收的恢复已带动企业利润状况逐步改善。特别是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0%,降幅较9月份大幅收窄17.1个百分点。
专家指出,自9月下旬以来,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出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自10月起持续回升,至11月仍保持全面回暖态势。制造业供需两端均呈现回升趋势,市场活跃度有所增强。目前,中国制造业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稳步迈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从行业角度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8.0%以上的高景气区间,制造业整体活力进一步增强。
发布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辛勇飞表示,下一阶段应全力促进工业稳增长,推动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的投入机制,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他强调,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同时,要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重点产业链系统化突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通过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工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机工智库在发布会上发布的《从中美贸易流向看“中国制造”的未来走向》研究报告指出,美国誓言重返制造强国行列,这将引发新一轮地缘政治和经济竞争,并推动地缘技术竞争向新的方向和方式扩散。全球经贸、投资、供应链格局将加速重构,中美战略竞争正从贸易领域向技术领域延伸,制造业领域的大博弈、大竞争态势已初步显现。
机工智库研究员罗蓉分析认为,从中美制造业的关系来看,在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连续在贸易、技术、外交等领域极限施压的背景下,当前的中美乃至全球贸易和供应链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与2017年相比,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正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而美国的目标是将中国挤出其十大进口来源国之列。2023年,中国已降至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国。未来,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更加激进的政策工具,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构成不利影响。这些管制和制裁工具将瞄准我国关键领域的龙头企业,并聚焦未来产业,旨在进一步遏制我国制造业的全面升级。
然而,罗蓉也表示,只要中国制造业坚持当前的发展方式,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就很难离开中国。她指出,美国无论是推动“制造业本土回流”,还是利用墨西哥推动“近岸回流”,或是利用越南、日本、韩国等推动“友岸回流”,都只能拉长供应链条、增加供应成本。而这些举措反而激发了中国企业出海布局的决心,“中国制造”的新全球化布局正在加速形成。
同期发布的《人工智能赋能装备制造业》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制造业正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凭借其深厚的制造生产和市场积累,能够有效应用开放的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赋能企业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