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义乌再次踏上国际贸易改革的新征程,深化国贸综合改革,加速“买卖全球”进程,通过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等举措,为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建设贸易强国探索经验。

“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再次踏上国际贸易改革的新征程。12月11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的批复,标志着自2011年国务院首次批准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以来,义乌迎来了又一轮改革浪潮。

作为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义乌在2013年率先推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通过制定一系列贸易便利政策,成功促进了多批次、多种类、小批量无票货物的贸易流通。2014年,海关总署正式确立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并增列“1039”监管代码。至今,义乌首创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已在全国39个城市复制推广,成为推动外贸稳定增长的关键举措。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指出,此次深化国贸改革不仅涉及贸易方式的调整,更将深入到贸易内容的变革,为义乌带来了更多先行先试的机遇和责任。

在深化国贸综合改革中,义乌在保持“卖全球”优势的同时,将加大“买全球”的力度,并在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内外贸一体化等规则与标准的建立上加速探索。根据《方案》,义乌将在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发挥综合保税区功能、完善跨境电商规则等方面先行先试,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加强内外贸一体化标准建设,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创新支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为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建设贸易强国探索经验。

义乌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先行推进市场采购进口机制创新等10项重点改革,力争形成省级以上改革成果10项以上,并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自贸区、综保区高质量发展。义乌中欧班列自2013年开行以来,累计开行逾6700列,发运逾67万标准箱,其开行量、重箱率、回程率等关键指数位居全国中欧班列前列,成为全国唯一由县级市开行中欧班列的案例。

2023年,义乌开展了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国际互联网交流访问便利化等国家级试点,同时“义支付”也获批跨境外汇资质。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5601.6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出口4944.6亿元,增长18.1%;进口657.0亿元,增长19.5%,进口消费品增长30.2%,占全市进口总值的58.1%。

尽管义乌进口保持较快增长,但基数相对较小,不到出口的七分之一。因此,义乌将进一步加快进口相关探索。根据目标设定,到2025年,义乌的年进口贸易额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同时,义乌的“卖全球”生意版图继续扩张,今年前10个月的出口继续保持两位数高增长,增速远超全国同期水平。市场采购模式的创新优势是义乌出口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也为义乌的外贸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在全球经济波动和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义乌出口的高增长与其商品结构密切相关。劳密产品和机电产品占据义乌出口的主导地位。同时,义乌还在推动智能照明及显示、光伏、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相关出口也呈现出增长态势。此外,多元化的市场结构也是义乌出口保持增长的重要原因。除了欧美市场,非洲、拉美、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占比也相当可观。

今年11月22日,义乌发布了第六代市场核心标志项目——全球数贸中心的行业布局,将构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工具、以数字贸易为支撑的新市场。这一举措将为义乌市场的优化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