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农生物重整迎新进展:剥离40家子公司,谋求快速恢复盈利
AI导读:
傲农生物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进入执行阶段。公司将剥离40家低效或亏损子公司,以信托计划清偿债务。同时,傲农生物将优化养猪业务,深耕饲料和食品产业,谋求快速恢复持续经营与盈利能力。
时隔一周,*ST傲农(603363.SH,下称“傲农生物”)重整进程再度传来新动态。
近日,*ST傲农发布公告称,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12月9日裁定批准其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这标志着*ST傲农正式迈入重整计划执行的新阶段。
同日,*ST傲农还详细公布了重整计划、经营方案及资产处置公告,披露了更多关于重整的细节信息。
根据重整计划,*ST傲农将以现有总股本为基数(扣除未完成回购注销的限制性股票),按每10股转增20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共计转增17.35亿股股票,全部用于引入重整投资人及清偿债务。
其中,10.05亿股股票将由14家重整投资人以1.70元/股的价格有条件受让,合计提供资金17.09亿元。特别地,由泉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背靠泉州国资委)牵头的产业投资人联合体将认购傲农4亿股转增股,并在重整完成后成为新控股股东,傲农生物实控人吴有林则将让出控制权。
此外,傲农生物还计划通过设立信托计划剥离部分资产,信托受益权将作为清偿超过2000万元金额的普通债权所需偿债资源之一。
据悉,傲农生物拟剥离40家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多为低效或亏损企业。评估结果显示,这些子公司评估价值合计为4.72亿元,但净资产总额为-4.97亿元,过半数子公司净资产为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部分子公司如四川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正,但评估价格却为0元。傲农生物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应收内部债权回收可能性较低,导致股权价值降低。
从剥离的资产类型来看,生猪养殖项目占比最高,达到75%,饲料项目次之,共有9家。从项目状态来看,自建项目占比最大,租赁和在建项目分别占比32.50%和10%。这些项目遍布山东、江西、四川等多个省份,多数位于北方市场。
傲农生物表示,由于重整后的经营方向与战略目标与这些资产适配度较低,且公司现有资源难以匹配持续运营这些资产所需的资源,因此决定剥离这些资产。这将有助于傲农生物快速恢复持续经营与盈利能力。
同时,傲农生物还提到,这些拟剥离子公司欠傲农生物及其他保留的内部子公司往来款合计18.42亿元(剥离子公司往来款互抵后为14.82亿元)。若这些款项无法回收,傲农生物将计提坏账损失。
展望未来,傲农生物表示将短期内致力于扭亏为盈。公司将处置低效无效猪场,退出北方市场,深耕福建、江西等市场。同时,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业务比例,形成有弹性的业务模式,提高抗风险能力。
在养猪业务上,傲农生物将保留优势区域的自繁自养育肥厂,部分在建育肥场进行剥离。未来将主要开展“公司+农户”的轻资产育肥模式,占比将达到80%。这一模式具有占用土地少、固定资产投资少等优点,符合傲农生物低风险养猪的规划。
此外,傲农生物还确定了深耕饲料、发展食品的经营思路,并形成了“以饲料为主体,以养猪和食品为两翼”的产业格局。公司计划短期内快速恢复现金流、实现扭亏为盈;中期内成为全国性的饲料行业头部企业、福建和江西区域的龙头养猪企业以及福建区域的猪肉生鲜和深加工强势品牌。
然而,*ST傲农的重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公司提示称,若在执行重整计划期间未能执行或不能执行重整计划,将被宣告破产。若公司被宣告破产或2024年度仍存在不符合申请撤销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傲农生物拟剥离资产类型占比。图片来源:时代周报制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