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菲尔德计划重返美股,万洲国际全球业务版图重划
AI导读:
史密斯菲尔德计划重返美股市场,万洲国际通过分拆及独立上市,旨在增强史密斯菲尔德财务能力,并重新厘清全球布局。此举有望为万洲国际创造独立集资平台,增加财务灵活性和维持健康现金流量的能力。
11年前退市的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有限公司(简称“史密斯菲尔德”),近期正紧锣密鼓地筹备重返美股市场。2024年下半年,其母公司万洲国际宣布了史密斯菲尔德分拆及独立上市的计划,并计划剥离其欧洲业务。若成功上市,万洲国际将实现A股、港股、美股三地资本市场的全面布局。
受近年来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史密斯菲尔德也面临了一定的经营压力。万洲国际此次分拆举措,意在提升史密斯菲尔德的财务实力,通过灵活配置资源,减轻自身负担,并重新规划全球业务布局,以寻求更多发展机遇。
史密斯菲尔德重返美股步伐加快
12月6日,万洲国际临时股东大会以高达99.38%的赞成率,通过了史密斯菲尔德分拆及独立上市的决议案,标志着其赴美上市进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资料显示,万洲国际自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后,旗下拥有双汇发展、史密斯菲尔德等多家知名肉企。史密斯菲尔德作为全球猪肉行业的领军企业,早在1999年就已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该公司于2009年和2010年相继亏损,直到2012年才实现扭亏。2013年,史密斯菲尔德被万洲国际收购后从美国退市。
如今,万洲国际正积极推动史密斯菲尔德重返美股市场,并已向港交所提交了分拆申请。建议将史密斯菲尔德在美国及墨西哥的业务分拆出来,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证券市场独立上市。
根据万洲国际11月公布的分拆及独立上市进展,史密斯菲尔德计划通过发行新股或出售现有股份的方式,发售最多达20%的股份,具体发售价尚未确定。目前,史密斯菲尔德的估值预计不低于截至9月30日的资产净值53.8亿美元。分拆后,万洲国际所持史密斯菲尔德股权预计最多降至约80%,但史密斯菲尔德仍将作为万洲国际的附属公司存在。
史密斯菲尔德计划将本次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一般企业用途,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自动化及肉制品产能扩张的资本投资。而万洲国际则计划将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一般营运资金用途。待取得史密斯菲尔德最终发售价及预期所得款项净额的具体信息后,万洲国际将适时发布进一步公告。
中美两大肉类巨头的强强联合
回顾2013年5月,双汇国际(现更名为“万洲国际”)宣布斥资71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这一交易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当时,双汇国际的营业收入仅为史密斯菲尔德的49.58%,两者体量悬殊。这笔高昂的收购交易也成为当时中国企业赴美收购的最大一桩案例。
双汇国际董事长万隆当时表示,这是中美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内两个最大肉类企业的结合。合并后,双汇将引入世界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和食品安全体系,提升中国肉类行业的整体水平。同时承诺保持史密斯菲尔德的管理层、员工、品牌、运营和总部不变,维持其现有经营模式。
然而,71亿美元的收购价中包含了史密斯菲尔德约24亿美元的债务。为此,双汇国际与由8家国际及本地银行组成的银团签署了一笔高达40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协议。2013年9月,历时4个月的并购交易正式完成。虽然因收购产生的各项开支导致双汇国际2013年的归母净利润为负,但在2014年,得益于史密斯菲尔德的并表,双汇国际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并成功更名为万洲国际,在香港上市。
2024年10月,在万洲国际中美欧肉类食品展览暨中国双汇40年庆典上,万隆提到,正是这次并购让公司从中国最大肉类加工企业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公司,并在收购后的两年内成为世界500强。
近年来,史密斯菲尔德的业绩有所波动。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约161.99亿美元,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约15.79亿美元,除税后利润约7.24亿美元,呈现同比增长态势。然而,在2023年,受美国当地市场生猪平均价及猪肉价格下降及销量下滑等因素影响,史密斯菲尔德收入同比减少约9.6%至约146.39亿美元。同时,因生猪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猪肉价值因需求疲软而承受压力,公司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同比减少约69.5%至约4.82亿美元,除税后亏损约700万美元。但在2024年前9个月,得益于猪肉产品价提高、生猪饲料成本降低、经营效率及成本控制增强等因素,史密斯菲尔德收入虽下滑至约101.91亿美元,但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同比增加约171.3%至约11.53亿美元,除税后利润扭亏为盈至约6.05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起,为应对市场肉价上升带来的生猪养殖成本增加,史密斯菲尔德不断重组及重整其在美国的若干业务,包括关闭加利福尼亚州的加工设施、退出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若干生猪养殖业务等。
全球业务版图重新划分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万洲国际推动史密斯菲尔德重返美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后者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分拆上市可以减轻母公司对其资源投入力度,更好地平衡全球其他主要市场的经营。分拆上市后,史密斯菲尔德也可以更专注于北美市场,集中优势提升品牌价值和业务规模。
万洲国际指出,预期史密斯菲尔德上市时将在财务上独立于万洲国际。本次分拆将为史密斯菲尔德和万洲国际创造独立的集资平台,增加各自的财务灵活性和维持健康现金流量的能力。
多年来,史密斯菲尔德通过收购帮助万洲国际拓展了不少欧洲业务。然而,在万洲国际提交建议分拆申请后,业务涵盖美国、墨西哥、欧洲的史密斯菲尔德于8月将其欧洲业务剥离给万洲国际。这一步被业内视为万洲国际对全球业务版图的重新梳理。
史密斯菲尔德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hane Smith表示,当前正是将北美和欧洲业务建立为独立业务的正确时机,以便在不同市场环境和机遇下执行不同战略。这将为各自管理团队提供更多决策灵活性,优化每项业务的表现和前景。
重新划分后,万洲国际主要负责中国、欧洲业务,而史密斯菲尔德则专注于美国及墨西哥业务。对于未来规划,万隆在近期发言中指出,集团将继续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将进行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欧洲莫里尼公司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扩大规模,加快发展步伐,增强国际影响力;中国双汇将坚持发展肉类产业的初心,深耕肉类市场,做好网点倍增工作,扩大市场网络,坚持产业化、多元化、国际化、数字化的发展道路。
万洲国际认为,分拆史密斯菲尔德上市不仅有助于因地制宜、更具效率地分配资源,还能向股东及潜在投资者提供更清晰的业务及财务状况,实现外界对万洲国际不同业务在资本市场的公平及合理估值,从而改善公司整体市值。由于美国投资者对史密斯菲尔德的业务更为熟悉,此举也有利于实现及增加史密斯菲尔德在独立单一上市平台的价值。
2024年11月,民银证券分析师何丽敏在研报中指出,史密斯菲尔德最低估值(53.8亿美元)对应市盈率约8倍,而可比公司泰森和荷美尔的动态市盈率约14倍。因此,万洲国际的整体估值有望因史密斯菲尔德的美股独立上市而受益。
若史密斯菲尔德顺利在美上市,加上已在深交所上市的双汇发展,万洲国际将实现美股、A股、港股三地资本市场的全面布局。沈萌表示,不同市场对相同行业可能给出不一样的估值判断。在核心市场所在地上市有机会更好地满足当地投资者的偏好。然而,三地市场差异性明显,需要遵从不同的监管体系,与不同区域的投资者建立良好互动,并准备好面对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市场冲击风险。
(文章来源:新京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