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第十一届)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以“平衡能源多维转型,构建可持续未来”为主题,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等专家发表演讲,强调能源转型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中新网北京12月11日电(王梦瑶) 近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携手标普全球在北京隆重举办2024(第十一届)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论坛以“平衡能源多维转型,构建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参会,并围绕该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正积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他强调,中国能源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先立后破,构建安全韧性的能源体系;同时,推动化石能源的绿色转型,培育智慧高效的能源新质生产力,并坚持开放合作,构建命运与共的能源体系。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段良伟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石油正大力推进油气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能源高效供给能力,并坚定向“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他透露,中国石油在油气新能源、炼化新材料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已取得了重要突破。

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也发表了演讲,他认为世界正处于关键时期,全球经济格局迅速变化,能源转型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环境、经济、社会和监管五个维度。他强调,技术是推动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主要手段,需要储能技术、数字创新、政策监管和全球协作等多方面的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张晓强则就中国能源发展和安全提出了看法。他指出,中国已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他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在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需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并充分发挥化石能源的兜底保障作用。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在论坛上发布了《全球能源安全报告(2024)》。他指出,2024年全球能源安全压力有所缓解,但地缘政治风险依然突出,能源合作遭遇阻力,能源转型面临诸多阻碍。他提醒,未来需关注地缘政治、电力安全、人工智能和可持续性四方面风险。

与会的中外嘉宾普遍认为,当前世界面临能源可持续性和经济格局迅速变化的双重挑战。他们指出,全球能源可获得性的最大影响因素仍然是地缘政治风险,各地区冲突有外溢、扩散、升级的趋势,这对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构成威胁。他们强调,平衡多维能源转型的核心动力引擎是科技创新,应推动能源行业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驱动。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