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尽管美联储持续降息,但境内美元理财产品“吸金”能力仍强势。数据显示,新成立的含“美元”字样的理财产品数量持续增长,存续规模翻倍。市场人士提醒投资者需关注市场风险和汇率波动风险,合理配置资产。

尽管美联储持续释放降息信号,但境内美元理财产品仍然展现出强大的“吸金”能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自2024年1月以来,新成立的含“美元”字样的理财产品已达756只。特别是在11月,新成立的美元理财产品数量为30只,且多数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截至12月9日,美元理财存续规模已达到282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实现了翻倍增长。

市场专家指出,尽管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但受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美元在短期内仍具有支撑。因此,美元理财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并未减弱。然而,投资者在享受美元理财产品带来的收益时,也需要警惕市场风险和汇率波动风险,合理配置相关资产。

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推出新的美元理财产品,进一步推动了美元理财市场的热度。例如,中银理财和农银理财分别在12月推出了新的固定收益类美元封闭理财产品和固收美元QDII产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联储降息的背景下,中美利差仍然较大。以10年期中美国债利差为例,截至12月10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足1.9%,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在4.2%左右,两者利差超过200BP。这使得多数美元固收类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接近4%,远高于同期、同风险级别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此外,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推进,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债价格上升,推动了债券牛市的到来。这也为美元理财产品提供了更多的增厚收益的机会。因此,近期新发的美元理财产品中,固收产品已成为主流。

然而,投资者也需要注意到,债券投资虽然风险较低,但并非没有波动或亏损的可能。一旦美联储降息的速度和力度不及预期,债券价格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下跌,导致理财收益下降甚至亏损。同时,投资海外理财产品还需要关注汇率风险。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推进,强势美元的情况或难以持续,未来美元指数出现下跌的概率较大。因此,投资者需要防范汇率波动风险对理财收益的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到来,多家银行也同步下调了美元存款利率。例如,华商银行和恒丰银行等机构在降息前后对美元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整体来看,外资银行的反应更为迅速,多家外资银行在美联储降息前后便立刻对美元存款利率进行下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推进,美元存款利率下降,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相应下降。然而,由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新政策及其对美元的影响还存在不确定性,近几个月美元波动性明显加大。因此,投资者在投资美元理财产品时需要防范美元汇率的波动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