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物流发展多元化趋势显著
AI导读: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绿色物流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呈多元化趋势,技术创新与策略结合是关键。政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未来将继续深化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技术创新驱动等多元化趋势。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刘暄记者张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的《中国绿色物流发展报告(2023-2024)》揭示,我国绿色物流正展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及环境问题凸显的背景下,绿色物流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报告指出,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及我国“双碳”目标的实施,物流行业及供应链领域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与市场空间。据统计,我国物流业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9%,其中,货物运输及配送活动的碳排放占比高达85%,成为物流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技术创新与策略的结合被视为绿色物流未来发展的关键。北京物资学院副教授王雅娴表示,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多式联运和绿色包装策略的推广,可以有效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京东物流推出的“青流计划”在绿色仓储、运输、包装和回收等多个环节取得显著成效,累计使用循环包装箱超过2亿次,中转袋使用率已达100%。顺丰速运则通过投放创意纸箱,鼓励用户再利用,推动快递物流绿色化。
多式联运作为绿色物流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整合多种运输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提升了整体配送效率。中国外运作为国内物流运输的重要企业,积极采用电动、氢能等绿色能源运输工具,通过多式联运业务模式打造绿色物流解决方案,实现全面减碳。
绿色包装和生物降解材料在绿色物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循环包装不仅能减少资源消耗,还能降低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环保成本。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已提出,到2025年底,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将全面建立,禁止使用有毒有害快递包装的要求将得到全面落实。
近年来,我国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并强调绿色包装、新能源汽车应用及数智化转型。未来,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将继续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多产业深度融合、技术创新驱动等。政府将加大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的推广力度,以进一步减少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然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仍面临技术创新成本与风险、协同合作难度以及政策落实和监管力度等挑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表示,绿色低碳已成为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竞争的重要砝码。他呼吁加快建立物流领域碳排放、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动科技攻关和技术应用,支持绿色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促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