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原交通枢纽创新发展推介会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举行,200余名国内外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齐聚一堂,深入交流郑州航空港枢纽新城开发,共谋“港产城”融合发展新篇章。

【大河财立方记者陈诗昂】12月11日,中原交通枢纽创新发展推介会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盛大召开,吸引了200余名国内外顶尖专家与行业翘楚共襄盛举。此次盛会聚焦于郑州航空港枢纽新城开发,旨在深化交流、增进友谊、探索合作,共同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新篇章。

推介会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携手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以及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联合举办。

与会嘉宾在致辞中强调,此次推介会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关键行动,展现了将中原地区的地理与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实际成果。

今年7月,河南省政府推出《加快推动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服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以航空港区为核心,联动郑州国际陆港,共同打造大通道、大口岸、大物流、大产业,致力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的物流枢纽。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表示,河南交通系统将秉持“建强大枢纽、发展大物流、集聚大产业”的理念,致力于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全力打造交通强国和枢纽经济的先行示范区。

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在推介发言中提到,作为全国唯一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致力于成为连接国内外、辐射全国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贡献力量。港区将构建现代化、智慧化、快捷化、立体化的交通枢纽体系,推动四港联动发展,加快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的转变,成为全省枢纽经济的核心动力源,并积极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

在企业代表发言环节,哈萨克斯坦SevenR Logistics物流公司总监奥克萨娜·索罗基娜、喀山粮油董事长埃尔达尔·蒂梅尔加利耶夫(Eldar Timergaliev)、阿里巴巴战略发展总经理王延哲等国内外企业家纷纷为中原交通枢纽的创新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推介会上,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为航空港区企业颁发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际道路运输“中国·郑州-泰国·曼谷”GMS证书,这是中部地区的首张此类证书。

此外,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还与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签署了区域合作协议,并与北京雍禾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国医药流通中心、俄罗斯喀山粮油大宗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以航空为核心,构建了多式联运的高效交通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果。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位居全国第六,全球前四十,航线网络覆盖欧美亚三大经济区。截至11月19日,机场今年累计货运量已突破70.7万吨,创历史新高。

铁路方面,郑州国际陆港铁路专线于6月30日正式通车,12月1日迎来了首班回程中欧班列。高铁方面,郑渝高铁货运每日双向对开,全程1028公里一站直达,最快4小时30分钟,可高效服务于各类快递产品。

公路运输方面,郑州航空港国际公路运输产业蓬勃发展,建成全国第三个、内陆地区首个由IRU认证的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为众多进出口企业提供了安全、稳定、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

出海港建设也在加速推进,郑州国际陆港规划中预留了水港协作区,未来将建设国际化的内河航运中心——郑州港,并配套一类口岸与综保区功能。

作为河南交通枢纽的核心,郑州航空港正为河南提升枢纽优势、加速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