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福建支柱产业规模超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7%,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更优,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广泛,新材料和新产品领跑全球。

中新网福州12月11日电(叶秋云)福建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劲实力,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规模已接近或超过万亿元大关。据统计,工业增加值从2014年的1.07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8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6.7%,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更是稳居全国第四。

11日,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举办新闻发布会,聚焦福建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方面的成就。会上,福建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翁玉耀透露,福建正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在电子信息领域,福建实现了“芯屏器核”的全方位发展,京东方、天马微等重大项目的投资超过千亿元,率先完成了新型显示技术路线的全覆盖。纺织鞋服产业则形成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制鞋业营业收入位居全国之首。

石化行业方面,福建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策略,成功引进中沙古雷乙烯、古雷炼化一体化等大项目,不仅直接引入了资金、技术和人才,还推动了产业创新发展,使福建成为全国石化大省之一。

此外,福建还积极推动数实融合发展,已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1个、5G工厂31个,为制造业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宁德时代、京东方、九牧等企业更是入选世界灯塔工厂、全球绿色黑灯工厂,成为中国智能制造的典范。

福建还发布了近百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涵盖制造、医疗、教育、交通、金融等多个行业。通过AI辅助设计和检测技术,解决了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的技术难题,不仅提高了瑕疵检出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催生了新产业和新业态。

目前,福建制造已遍布全球,如全球每三块汽车玻璃中就有一块来自福建,每五双运动鞋中就有一双是“福建造”,国内近一半的锦纶和四分之一的鞋服也产自福建。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还拥有一批领跑全球的新材料和新产品,如己内酰胺、不锈钢、钨钼等产量居世界第一,动力电池、显示器、珠光材料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位居全球第一。福安不锈钢、蕉城锂电池、福清汽车玻璃等已成为福建省县域产业的“金名片”。

翁玉耀表示,尽管福建在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短板。未来,福建将针对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持续推进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梯次发展,围绕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