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绿色保险快速发展,但仍需多方面改进
AI导读:
四川绿色保险在“双碳”目标与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下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绿色金融发展不平衡、绿色保险发展滞后等问题。需要从规划先行、绿色联动、财政支持、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改善,以推动绿色保险为四川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金融财贸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志华指出,在“双碳”目标与环境保护政策、绿色金融发展要求的推动下,我国绿色保险保障能力与险资绿色投资规模近年显著提升。四川省作为响应这一趋势的省份,其保险业绿色保险产品数量、保障能力及险资投资绿色债券与绿色产业项目同样呈现快速增长。
然而,四川绿色金融发展仍面临不平衡问题,绿色保险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完善。针对这些问题,罗志华提出了多项改善建议。
绿色保险,作为一种以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损害为目的的保险,其理念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国家。在我国,原银保监会于2022年11月发布的《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中,对绿色保险进行了官方定义,扩展了其内涵与外延,涵盖了环境资源保护、绿色产业运行、绿色生活消费等方面的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
四川省在绿色保险发展方面,自2016年起通过多项政策文件,如《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四川省绿色金融发展规划的通知》等,明确提出发展绿色保险的要求,并启动了绿色金融创新试点。这些政策推动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加强了养殖业环境污染风险管理,探索了与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保险产品,并加大了绿色保险产品的研发力度。
截至2023年末,四川全省保险业总资产、原保费收入、赔付支出均实现显著增长,提供风险保障超过千亿元。全省农业保险保额和支付赔款也呈现双增长,其中涉农生猪保险赔款支出同比增长近50%。在绿色保险方面,全省保险业机构积极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累计承保企业数量超过千家,提供风险保障金额数十亿元。
此外,四川在森林保险、农林牧业特色保险、碳汇保险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森林保险为全省大面积林地提供风险保障,农林牧业特色保险累计开办了数百个险种业务,为全国近数百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同时,四川还推出了“熊猫碳汇”保险和“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为碳汇林提供风险保障,填补了森林碳汇保险的空白。
针对四川绿色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罗志华建议规划先行,制定第二阶段全省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加强绿色联动,推动绿色保险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工具的联动运用;措施有力,落实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办法和建立强制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财政支持,引导保险公司科学定价、合理定价,并给予财政补贴;信息共享,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与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
展望未来,随着“双碳”目标与环境保护政策的深入实施,四川绿色保险保障能力与绿色投资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通过持续推动绿色保险发展,将为四川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