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揭晓,国产质子治疗装置获特等奖
AI导读:
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表彰大会举行,国产质子治疗装置项目荣获特等奖,该项目由上海艾普强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历时11年,填补国内癌症治疗技术空白,展现上海产学研合作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俞陶然)昨日上午,上海市政协隆重举行“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表彰大会,会议共授予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1项及提名奖13项。据统计,获奖项目总研发投入高达17.72亿元,其中产学研合作经费占比达6.25亿元,累计创造销售收入222.82亿元。这些项目平均合作周期长达3.9年,其中超过3年的项目有20项,超5年的更是有10项,充分彰显了上海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态势,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深化长期体系化合作。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特等奖项目“国产质子治疗装置研制及应用”由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携手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共同打造。从四方携手合作到产品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历经11载春秋,终于实现了国产质子治疗装置的历史性突破,成功填补了国内在癌症治疗技术领域的这一空白。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了协同推进、矩阵管理的创新模式,赵振堂院士率领的中国科学院团队负责装置研发,宁光院士担任首席医学顾问,带领瑞金医院团队开展临床试验及应用,而联和投资副总裁、艾普强董事长孙曦东则带领艾普强团队负责项目的运维及产业化建设。各方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一支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度融合、一体化管理的高效团队。
艾普强总工程师张满洲表示:“质子治疗系统由27个子系统构成,横跨多个专业领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之一。经过项目团队‘十年磨一剑’的不懈努力,我们已全面掌握了从设计、关键设备到集成调试的完整技术链条,累计获得62项专利授权。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的国产化率已超过85%,第二台设备的国产化率更有望突破95%。”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