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发展规划,有助于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推动市场决定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探讨了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以及强化规划实施、促进规划贯通衔接、做好动态监测评估和加强制度保障的重要性。

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发展规划,是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推动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有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规划有利于保持国家战略连续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中长期规划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集中体现党的执政理念,是全局与长远之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战略规划。通过党中央全会提出规划“建议”、国务院编制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公布实施,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国家发展规划工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战略部署。当前,“十五五”规划前期工作正在推进,需强化发展规划战略导向,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支撑。

科学战略谋划是发展规划的首要任务,需增强战略谋划能力,立足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系统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科学制定战略举措和部署。利用专业化力量和数字化技术,为战略谋划提供硬核支撑,确保发展战略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引领性。

强化战略规划落实是发展规划有效落地的关键,需构建推得动、落得下的支撑体系。重大平台、项目、改革和政策是落实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的有力载体,用好这些抓手,强化政策工具统筹协调,引导社会预期、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战略有效落地。

促进规划贯通衔接是强化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建立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和协调机制,推动发展战略、目标、任务落地实施,实现战略布局、资源和力量一体运用。

做好动态监测评估是发展规划执行的关键,需构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规划改进”闭环机制,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年度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管理,确保战略目标任务接续实施。健全规划分解落实和监督考核机制,强化规划刚性约束。

加强规划编制实施的制度保障是推动发展规划落地见效的重要支撑。加快推动发展规划法立法工作,将党中央关于健全规划制度体系的规定要求和经验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减少规划资源浪费,强化法治保障。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提升发展规划编制的质量和实效。

(作者系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