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文章阐述了法治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规范政府与市场边界、提振市场信心、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及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对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部署,要求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贯彻落实这些精神,需将法治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主线。

在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上,法治至关重要。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用法治明确政府和市场的权责,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要维护市场秩序、优化政务服务。近年来,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但仍存在监管不到位、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等问题。中央依法治国办已派出督察组,推动构建更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为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法治同样不可或缺。经营主体需要稳定的法律环境来做出判断和选择。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与法规,极大提振了经营主体信心。但实践中仍存在政策“合成谬误”、频繁修改等问题。因此,既要加大制度供给力度,也要增强制度稳定性,让经营主体有充分的预期和安定感。

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上,法治也是关键。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近年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内卷式”恶性竞争、制度壁垒等问题。要以法治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妨碍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统一和优化市场监管,规范涉企执法行为。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基本形成,但仍存在信用制度散见于不同文件、惩戒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要加快制定社会信用建设法,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并探索更多守信激励机制,让信用成为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考量因素。

以法治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处理好对接国际标准与适应我国国情的关系。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涉外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健全,但仍存在薄弱点和空白区。要加快制定修订相关涉外法律,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制定,打造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变化的涉外法治体系。

(图片来源:经济日报,本文旨在阐述法治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涉及政府与市场关系、市场预期提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及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