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即将全面推广,机构预热准备中
AI导读:
个人养老金制度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各机构已为此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专家建议提高个人养老金产品吸引力,并过渡到综合性的养老计划管理模式。
经过两年多的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
据第一财经从银行内部人士处获得的消息,人社部计划于本周内召开会议,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推广进行动员和部署,预计该制度将在不久的将来向全国推广。同时,各相关机构已为此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
自2022年11月2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广州等36个城市(地区)率先试点,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这项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与、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年缴费上限为12000元,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试点城市及地区的运行平稳,取得了积极成效,并计划全面推进该制度的实施。近期,人社部再次透露将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并已被列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超过6000万人参加个人养老金,相比去年一季度末接近翻倍,甚至超过了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人数。四大一线城市的数据也显示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普及程度,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的开户数和缴存资金均呈现出显著增长。
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由个人承担,可选择购买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可供选择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已有857只,包括储蓄产品、基金类产品、保险类产品和理财类产品。
根据原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首批可以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银行包括6家大型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和5家城市商业银行。目前,这些银行已全部支持个人养老金储蓄存款交易业务,并有部分银行开始销售个人养老公募基金、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理财产品。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在即,不少银行已开始了新一轮的营销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客户。然而,尽管试点过程中系统已日益成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预约开户的顺利转正、税优政策的享受等。
保险公司也面临着如何让更多的参加人了解并选择自家产品的挑战。试点过程中,“开户热、缴存冷”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提高居民个人养老金的参与积极性,需要监管和各类型参与机构共同推进。
专家们指出,个人养老金缴存偏冷的原因包括税优政策门槛和力度设定待优化、账户资金流动性较低、产品数量多且同质化严重不利于选择、产品收益率不具备明显优势等。此次制度全面实施后,后续相关政策有望进一步得到优化。
为了增强参加人的获得感,需要建立一个良性的联动机制,让居民既想参加、又想参与,还能省心省力获得不错的长期收益。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资本市场波动加大等背景下,收益率成为个人养老金账户吸引力的关键。
有专家建议,提高个人养老金产品吸引力,一方面要让产品相较于普通金融产品更具差异化;另一方面,可以逐步从单一的产品导向模式过渡到综合性的养老计划管理模式,建立一个全面的退休养老计划或养老财富管理计划,帮助个人养老金参与者更科学地配置和管理资产。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