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均瑶集团王均豪分享从温州到上海的发展历程,回顾包机航线、纯牛奶业务断腕、均瑶健康益生菌创业等经历,并谈及吉祥汽车轻资产运作、长三角协同合作等话题。


“这条路其实是个温州开发区。”均瑶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均瑶健康董事长王均豪指向窗外。浦东康桥东路,短短几公里,曾是温州企业聚集地。今年,王均豪带领均瑶健康团队,从徐家汇迁至此地,重返均瑶集团上海首站。1999年,均瑶集团总部落户于此,开启北上之旅。

二十多年来,王均豪仍记得,当时南汇县政府招引温州企业,县领导春节期间亲自拜年,令他和家人深感荣幸。这份诚意吸引众多温州企业家。世纪之交,温州企业占南汇引进内资2/5以上,被誉为“温州模式”上海版。

王均瑶、王均金、王均豪三兄弟,是“温州模式”见证者。温州经济发展源于穷则思变,致富后如何前行成为新挑战。90年代初,三兄弟已赚得几千万,认为足够此生所用。然而,王均豪一度迷茫,特别是在大哥王均瑶去世后,“百年老店”梦想也被搁置。

如今,年过五旬的王均豪找到了答案。采访中,他拿出益生菌产品服用,称此为“第四次创业”。在均瑶来沪起点,王均豪思绪飘回过去。

“现在去造车,岂不是脑子进水了?”谈及新能源汽车格局,王均豪反问。

去年11月,吉祥航空母公司均瑶集团发布智能出行品牌“吉祥汽车”。但王均豪解释,均瑶不直接造车,而是通过轻资产运作,设计航空元素产品,委托车企生产。

王均豪的谨慎与传闻不同。温商以胆大著称,三兄弟30年前已“胆大包天”。王均豪回忆,因“胆大包天”头衔,他们成为改革开放标志性事件。如今,吉祥航空需拓展边界,吉祥汽车旨在激活高净值客户,构建航空旅游生态闭环。

30年前,均瑶集团破除体制枷锁,1991年开通长沙—温州首条私人包机航线,王均瑶被誉为“中国包机第一人”。起初,“包飞机”只是朋友间的玩笑,但三兄弟将其变为现实。

王均豪表示,他们发现约1万名温州人在长沙做生意,需求存在。尽管面临市场初期机制不完善、客源变数等挑战,他们仍决定承包航线。邓小平南方谈话后,“胆大包天”变为敢为人先。

2004年,均瑶集团砍掉纯牛奶业务,当时在上海市场份额仅次于光明,这是“断腕工程”。王均豪表示,牛奶市场陷入价格战,均瑶选择退出,转做乳酸菌细分市场。

“牛奶都能砍掉,没有核心竞争力,我会去造车吗?”王均豪反问。

“我妈87岁了,她常说起搬家经历,从村里到镇上、县里、市里,最后到上海。”王均豪回忆。

1999年,均瑶集团迁沪,买下270亩土地。均瑶到沪背后有两股力量:拉力与推力。

拉力方面,南汇县政府尊重企业,用心招商,提供低价优质地块。康桥东路两侧集聚均瑶、天正等温州知名企业。1999年,温州至上海航线热门,均瑶开通温州至浦东国际机场航线。

推力方面,跳出温州是均瑶必经之路。当时均瑶在温州名气大,占据大半牛奶市场,拿下近百辆出租车经营权。但王均豪认为,要在上海立足,才能走向全国。

均瑶集团受益于上海国际化思维,吉祥航空全球招聘飞行员,形成竞争优势。

王均豪提出“1+1=11”等式,指科学家与企业家合作,创新能力远大于2。均瑶健康与江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拥有20多株功能性专利菌株。

长三角协同合作,拉长长板,形成合力。王均豪认为,长三角应共同把蛋糕做大,而非分蛋糕。

王均豪痴迷古琴,采访结束前,他带领记者参观均瑶健康公益古琴殿,表演古琴独奏《我是中国人》。

王均豪总结:“站在国家战略角度,大家都是中国人。”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均瑶集团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