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强化人才战略,推动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AI导读:
广东强化技能人才和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产业技术技能革新与科技创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成果丰硕,展现广东人才战略成效。
羊城晚报记者周聪通讯员粤仁宣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速培养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及高技能人才,以提升国家竞争力。
广东,这个从“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的经济大省,正经历着产业升级的加速期,对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从港珠澳大桥到全球最大江海移动船坞,每一项重大工程背后,都凝聚着人才的智慧和汗水。
近年来,广东将技能人才队伍和博士后人才队伍视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技能提升、科技创新,促进就业增收、人才发展和产业兴旺的良性循环。同时,强化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建立评价体系,打破技能人才发展壁垒,为技能人才成长提供肥沃土壤。
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广东展现了其在博士后人才工作上的领先地位。大赛吸引了3351个博士博士后项目团队,超1万人参赛,122个项目达成合作,签约总金额高达23.18亿元。这一盛况不仅彰显了广东对博士后人才的重视,也体现了其在产学研融合方面的显著成效。
在技能人才方面,广东涌现出了一批杰出代表。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薛勇,成功登顶广东首席技师,保障了2000万吨/年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顺利投产。明阳集团风能研究院院长邹荔兵,作为全国首位风电机组制造工首席技师,其主导研发的海上风电产品成果丰硕,累计销售超500亿元。
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正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力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这离不开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支撑。广东不断完善技能人才政策体系,破除晋升壁垒,通过“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让技能人才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在“匠心+创新”的推动下,广东产业技术技能革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同时,“科技+产业”的创新模式也为湾区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大动能。广东正以创新之光引领博士后工作发展之路,通过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为企业集聚高端人才,为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展望未来,广东将持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努力打造新时代高技能人才聚集高地,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文章来源:金羊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