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详解生育保险政策
AI导读:
国家医保局发布生育保险常见问题解答,包括参保范围、缴费主体、生育保险待遇、生育津贴标准、灵活就业人员及失业人员参保政策等,为公众提供清晰政策解读。
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了生育保险常见问题的详细解答,为公众提供了清晰的政策解读。
1.参保范围及缴费主体:生育保险覆盖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费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职工个人无需缴费。无论男女,只要被用人单位雇佣或招录,都应参加生育保险。
国家建立生育保险制度,旨在通过社会统筹共济,均衡用人单位负担,保障女职工生育权益,促进男女公平就业。
2.生育保险待遇:生育保险为参保女职工提供两类待遇,即生育医疗费用待遇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和计划生育相关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2023年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人均保障达6406元。
3.生育津贴标准:生育津贴是产假工资,用于保障女职工生育休产假期间的经济收入。津贴按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单位平均工资越高,生育津贴越高。2023年参保女职工人均领取的生育津贴已达2.6万元。
4.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17部门联合发文,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范围。目前,江西、浙江、天津、贵州等省市以及河南、山东等地的部分统筹地区已开展相关探索。
5.失业人员参保:对于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国家要求为其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保障其生育权益。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生育保险费由失业保险基金代缴,个人无需缴费。
6.居民医保生育医疗费用报销:未就业人员参加居民医保,不参加生育保险。但生育时相关医疗费用可由居民医保基金按规定予以保障。
7.生育保险目录:生育保险和基本医保目录一致,执行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项目范围。
8.辅助生殖技术医保报销:国家医保局已调整辅助生殖项目医保准入政策,指导各省逐步将适宜的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报销。目前已有29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纳入。
9.生育津贴申领:参保女职工生育后即可按规定申领生育津贴,医保经办机构应在受理后10个工作日内办结。部分地区已实现生育医疗费直接结算后,生育津贴申领业务自动启动,并提供短信提醒服务。
10.生育津贴发放材料:申领生育津贴时,需提供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医保电子凭证)和诊断证明(门诊)/出院记录(住院)。部分地区还需提供单位银行账户信息和个人账户信息。
11.生育津贴发放对象:生育津贴发放给单位或个人,全国无统一规定。目前近2/3的地区发放给单位,再由单位发放给个人;1/3的地区可直接发放给个人。国家医保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直接发放给参保女职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