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回应中成药价格差异大问题,集采助力价差合理化
AI导读:
国家医保局发文回应中成药价格差异大等问题,并介绍湖北省牵头的全国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旨在降低价格、压缩价差,形成透明良性竞争市场,让群众受益。
【大河财立方消息】12月1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文件,详细解答了中成药价格差异大等问题。中成药,作为传统中药文化的精髓,相较于繁琐的中药汤剂,其便捷性、易携带性,特别是针对急危病症及长期治疗患者,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其价格却呈现出极大的波动性。
近期,国家医保局指导湖北省医保局引领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工作,旨在通过该举措降低中成药价格,缩小价差,进而构建一个更为透明、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最终惠及广大民众。
一、中成药的定义
中成药,基于中医药理论,以中药材为基材,遵循特定处方与标准,加工成固定规格、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生活中常见的连花清瘟胶囊、小柴胡颗粒及藿香正气水等,均为中成药。包装盒上的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如Z20140045中的“Z”,即代表其为中成药。中成药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与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民众健康保障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中成药价格差异大的原因
近年来,民众普遍反映同种中成药间价格差异显著,不同企业间的同种药品价格差异可达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主要归因于:
1. 成分差异:虽然化学药要求成分严格一致,但中成药则不同。例如,生脉饮口服液,有的以党参为原料,有的则以红参(人参加工后)为原料,两者均为参类,功能相似,但价格差异大,导致成本不同。然而,某些含红参的生脉饮价格竟是含党参的10倍,存在明显价格不合理。
2. 剂型差异:中成药有多种剂型,如独一味就有胶囊、软胶囊、滴丸等。通常,滴丸、软胶囊价格高于普通胶囊,但某些滴丸价格却是普通胶囊的6-7倍,远超合理范围。
3. 质量标准差异:中成药缺乏明确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标准。部分企业严格要求产品质量,高于行业标准,价格自然较高。此外,也存在名称、选材、剂型、质量标准均相同,但价格差异极大的情况,显然存在价格不合理。
三、集采促进中成药价差合理化
湖北省牵头的全国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既考虑了中成药行业现状,又采取多种措施压缩价差,挤出价格水分,促进市场竞争公平。具体措施包括:
1. 提升起点公平性:在承认各企业现有价格基础上,调整基准价,高价药品降幅更大,提高起跑线公平性。
2. 开展降价竞争:各企业在调整后基准价基础上降价,降幅大者得分高,综合得分高者胜出。
3. 设定“熔断线”:胜出企业价格还需与用量较大产品组最低价比较,价差超过3倍需进一步降价。中成药集采“熔断线”设为3倍,高于化学药的1.8倍,充分考虑了中成药的选材、剂型、标准等差异。
通过上述措施,中成药集采有望有效挤出价格水分,恢复中成药“简、便、廉、验”的特性,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健康。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