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提出通过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法治思维能力,破解发展难题,激发企业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民营经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扮演着生力军的角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并强调要有效破除障碍,支持民营经济壮大,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当前,部分民营企业面临挑战,需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明确发展方向。

首先,提高战略思维,着眼全局与长远。民营经济对税收、GDP、技术创新、就业及企业数量贡献巨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始终如一,民营经济不仅是长久之策,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持续优化其发展环境。

其次,强化辩证思维,破解发展难题。当前,需抓住主要矛盾,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解决融资难、维权难等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要集中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政府与市场结合,提高服务效能。

再者,提升系统思维,增强政策效能。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推出多项惠企政策,但部分地方政策统筹不足,影响效能。需将民营经济发展视为系统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此外,激发创新思维,激活企业活力。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研发,在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突破。要聚焦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出新政策,鼓励研发投入,支持民营经济组织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提供平等服务。

最后,强化法治思维,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需破除制度障碍,依法维护企业权益,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适时修法,加强执法力度,提升法律服务效能,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氛围。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民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