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百亿级并购案落地,私募资金成重要推手
AI导读:
全球化工企业英力士宣布将复合材料业务出售给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PS,交易金额高达17亿欧元。私募基金在化工行业并购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市场低迷,但私募基金仍能实现并购交易。
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
化工行业近期见证了一起重大并购事件,交易金额高达百亿级别。
全球知名化工企业英力士企业集团(简称英力士)日前宣布,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PS Capital Partners, LP(简称KPS)达成了一项协议。根据协议条款,英力士计划将其复合材料业务出售给KPS,预计这项交易将在2025年上半年顺利完成。
此次并购的预计成交价为1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29.73亿元)。英力士方面表示,这一价格极具吸引力,且与复合材料业务未来的潜在增长机遇相契合。
英力士复合材料公司是专业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和胶衣生产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复合材料的制造,下游市场涵盖建筑材料、休闲娱乐、交通运输以及风能等多个领域。公司年销售额约为8亿欧元,在全球范围内设有17个生产基地和3个技术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与近期国际化工行业内的另一起百亿级并购相比,此次收购英力士复合材料业务的KPS是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私募基金在化工行业并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东海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私募基金在化工并购中的参与方式灵活多样。
截至今年9月30日,KPS管理的投资基金规模约为21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52.23亿元)。KPS在收购和投资制造及工业企业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涉及基础材料、品牌消费品、医疗保健和奢侈品、汽车零部件、资本设备以及一般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形势的影响,化工行业并购活动持续低迷。根据德勤发布的《2024年全球化工行业并购展望》报告,2023年全球化工行业并购交易量同比下降了近16%,创下10年来的新低。在此背景下,私募资金参与的并购交易量也减少了21%。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大额交易由私募资金完成,显示出在困难条件下私募基金仍能实现并购交易。
科尔尼管理咨询发布的2024全球化工行业并购交易报告指出,由于私募股权公司持有的待投资金处于历史高位,且化工公司的估值较低,私募股权投资者目前处于有利地位。随着通胀预期的结束和利率下降改善宏观经济环境,私募股权公司将有更多机会部署投资基金。
进入2024年,全球化工并购交易市场的下滑趋势仍在继续。据《中国化工报》报道,今年上半年,全球化工并购交易市场中规模超过2500万美元的交易仅有20笔,其中55%发生在亚洲,主要集中在中国,且参与者多为中国买家。
自今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来,中国化工企业掀起了一股并购重组热潮。包括华峰化学(002064.SZ)、华康股份(605077.SH)、南京化纤(600889.SH)、阳谷华泰(300121.SZ)、佛塑科技(000973.SZ)在内的多家化工企业已宣布并购重组计划。
投资银行Young & Partners预测,2024年全球化工并购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将在450亿至500亿美元之间,交易数量约为40至45笔,远低于2023年的水平。德勤也对化工行业并购交易量持保守预测,但指出化工行业长期前景依然强劲,并购活动反弹只是时间问题。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