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双11”落幕,“双12”大促启动。电商平台调整策略,加大中小商家扶持,强化年末促销定位。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推出多重优惠,助力商家冲刺年底销售业绩。

随着“双11”购物狂欢节的落幕,电商行业的目光迅速聚焦到了12月9日晚8点启动的“双12”大促。面对日益理性的消费者和趋于稳定的存量市场,电商平台正积极调整策略,力求让“双12”摆脱“双11”余波的形象,成为独立的购物盛宴。

对于新晋平台而言,“双12”是提升市场影响力和拓展份额的关键时刻;商家则视其为冲刺年底销售业绩和清理库存的黄金机会;而消费者也能在此期间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为此,多个电商平台在今年“双12”期间对招商规则、活动周期等进行了全面优化。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集团与京东再次成为“双12”的主战场。淘宝天猫重拾“双12”IP,推出“捡宝”规则,平台和商家共同补贴数千万件商品,并设有满300减40、品类券、商家券、惊喜红包及下单返红包等多重优惠。淘宝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双11”更侧重品牌商促销,而“双12”则定位为“宝贝的盛宴”,旨在通过特色供给和趣味活动吸引消费者。

京东方面则鼓励商家以全店商品形式参与跨店满减活动,并在多个公域场景为跨店满减商品提供流量支持。京东内部人士透露,“双12”商品打标活动延续了“双11”的“打标免报名”方式,系统自动圈选符合条件的商品进行打标。

在直播电商领域,抖音电商和快手电商也推出了丰富的促销策略,如一件立减、官方直降、全域流量补贴和直播间红包补贴等,助力商家抓住年前最后一波销售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双12”更加注重性价比和中小商家的优惠。中小商家作为满足用户长尾需求的基础力量,在电商平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年“双12”,淘宝天猫、京东和快手电商均加大了对中小商家的扶持力度,通过专项补贴、流量支持等方式帮助他们提升销售业绩。

然而,随着电商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消费者的注意力和购买力被极大分散。部分中小商家对“双12”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因“双11”销售未达预期而选择不再参与“双12”。但对于某些行业而言,如酒类企业,随着春节的临近,白酒销售旺季即将到来,“双12”成为他们消化库存和提升曝光度的绝佳时机。

年末临近,电商平台和商家都进入了全年业绩冲刺的关键阶段。今年“双12”,各大电商平台积极顺应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性价比”需求,强化了“双12”作为年末清货促销的定位。虽然频繁的电商促销使得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样,但电商行业仍处在新一轮AI技术推动的变革期,整体消费需求呈现向好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从各电商平台在“双11”期间的表现来看,电商行业的回暖势头正在显现。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经过过去几次大促,电商行业呈现出明显的跨平台增速方差收敛趋势,整体消费需求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