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规划》发布一周年:深港合作步入新阶段
AI导读:
《前海规划》发布一周年之际,深圳商报记者专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前海分院院长曲建,回顾前海合作区过去一年的变化及国家战略落实情况,深港合作步入3.0版本新阶段,湾区协同前景广阔,前海正逐步成为城市新中心。
2023年12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简称《前海规划》),为前海合作区绘制了加速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并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与重大机遇。在《前海规划》发布一周年之际,深圳商报记者特邀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前海分院院长曲建,就前海合作区过去一年的变化及国家战略落实情况进行独家访谈。
曲建指出,2023年版《前海规划》明确了前海的四大战略定位,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以及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相较于2010年版本,此次规划不仅强化了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还增加了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要求。随着《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的印发,前海合作区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需要新的规划引领其开发建设。
在回顾过去一年的深港合作进展时,曲建表示,深港合作已步入3.0版本新阶段,实现了从加工贸易合作到传统服务业合作,再到如今全要素合作的质的飞跃。此次《前海规划》首次提出“深港融合”概念,赋予前海“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的新定位,并在规则机制衔接、基础设施联通、民生领域融通等多方面提出任务目标,体现了国家对前海在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曲建还提到,前海合作区在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了创新探索,概括为“统分优放协”五个字。这一探索创新将为我国探索区域治理新模式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前海在承接前沿产业方面表现出色,这得益于政企“双向奔赴”的成果。前海管理局及局属企业大力培养新质生产力,为产业落户发展提供所需要素支撑,而企业和项目选择落户前海,则是看中了其市场前景、要素流通效率和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此外,曲建还强调了前海在湾区协同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前海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将成为大湾区产业发展的“大脑”,与中山等周边地区形成联动发展。他预计,前海的开发建设将进一步利用好深中通道,打通珠江东西两岸的经济互动,促进整个产业体系的搭建。
在谈到前海的生活化要素对片区发展的意义时,曲建表示,《前海规划》提出构建“一心一带双港五区”空间结构,旨在打造宜居城区、韧性城区、智慧城区和枢纽城区。如今,前海国际人才港设立的前海分院即将落成,周边配有社康中心、咖啡店和便利店等设施,生活气息日益浓厚。这些变化都说明前海正逐步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和城市新中心,将汇聚更多“留量”,为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