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在“2024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上发表演讲,表示资本市场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募基金将坚定推进降费让利,持续提升投资者体验。

资本市场持续筑基上行,公募巨头华夏基金的“掌门人”李一梅再度在重要场合发声。

近日,在证券时报主办的“2024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上,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发表了题为《向新而行花开终有时》的主题演讲。她指出,当前资本市场已进入向稳、向上、向好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信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基于对历史经验和对当前经济基础的深刻理解。

李一梅强调,公募基金作为普惠金融和金融为民的代表,始终把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积极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生态,不断提升投资者体验。经过26年的发展,公募基金规模已突破32万亿元,累计为投资人创造盈利5.28万亿元,累计分红超过4.56万亿元。尽管过去三年是公募基金发展历程中较为艰难的时期,但随着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发展依然可期。

李一梅还提到,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是国家、行业还是机构,都需要坚定前行的信心。她表示,如果没有信心和方向,就容易陷入焦虑和困惑。因此,她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给出了中长期乐观看法,并鼓励投资者要看得更远。

在谈及企业家精神时,李一梅表示,她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心怀家国、敢为天下先,是资本市场的主角。这些企业家带领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显著成绩,深厚的企业家精神积淀是中国经济信心的“基本面”来源。

此外,李一梅还提到,资本市场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她表示,资本市场能够提供最核心的资金支持,成为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抓手。同时,她也指出,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造血”机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能会受限。

在公募基金领域,李一梅表示,基于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信心,她对公募基金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收益充满信心。她提到,过去三年虽然艰难,但公募基金行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当前,公募基金规模已增长到32万亿元,个人投资者数量超过7亿户。

李一梅还观察到基金业几个显著变化:一是公募基金转型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生态;二是公募基金在夯实自身能力的同时,坚定推进降费让利;三是尽管市场表现不佳,但公募基金仍为投资人创造了真金白银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