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但中长期看贬值压力减弱
AI导读:
11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但受多重因素影响,中长期看贬值压力将减弱。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势头显著,为汇市稳定提供支撑。未来,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宏观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1月以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波动显著加剧,均呈现出月线下跌的趋势。截至12月9日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收7.2760元,相比11月1日收盘累计下跌1510个基点,跌幅达到2.24%;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报收7.2813元,累计下跌1428个基点,跌幅为2.22%。
分析人士指出,美元指数走强是导致人民币汇率近期下跌的主要因素之一。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市场对“特朗普交易”的预期迅速升温,推动美元指数大幅走高,进而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数据显示,自11月6日至发稿,美元指数一直在105以上高位波动,其中11月22日触及近三个月最高值107.4911。
然而,近期美元指数或继续保持高位,但受美联储降息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其再度走强的空间有限,人民币贬值压力也将减弱。即便出现单边一致性看跌人民币的趋势,央行也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稳定汇率。此外,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落地见效,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势头显著,为汇市稳定提供了足够支撑。12月10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双双走强,人民币兑美元均升破7.25元关口。
美元指数走强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深层原因包括特朗普可能的加征关税政策激发市场避险需求,以及加征关税可能导致美国境内通胀回升,促使美联储延缓降息进程。同时,中美长期国债利差的走阔也是推动美元指数上行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快速下降,使得中美利差进一步走阔,离岸市场套汇交易再度活跃。但中美国债利差走势趋缓,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也逐步回归中性。
未来美元指数走势如何?何时见顶?多方观点认为,短期来看,“强美元”或许依旧是市场交易的主线,美元指数可能会维持短期高位。但长期来看,美元指数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环境,不具备趋势性走强的基础。由于美联储目前还处在降息周期内,美元上涨的空间受到制约。此外,一旦美国对外加征关税,势必会损伤美国经济基本面,使得强美元失去支撑。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市场普遍认为,虽然受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影响,人民币汇率面临短期的压力,但从中长期看,汇率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质量有关。在目前经济复苏、发展向好的大背景下,单边看跌的可能性较弱。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致性看跌的趋势,一方面人民币有足够的韧性走过周期;另一方面央行会及时出手,采用对应工具“稳汇率”。
此外,年底众多外贸企业需要集中结汇,对年底前人民币汇率走强有一定支撑。同时,外贸企业可通过多种方式应对目前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如优化贸易结算方式、选择合适外汇衍生品锁定汇率、拓展多元化市场等。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在11月有较为明显的上调过程,且12月以来保持稳定。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12月7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659亿美元,连续12个月站上3.2万亿美元大关。这些都反映出人民币整体稳定,仍是强势货币之一。未来,我国将继续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向好创造良好条件。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