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助力澳门科技成果转化,真健康医疗科技创始人张昊任分享粤澳共同科技创新成果,横琴打造科技转化载体,吸引澳门科研成果落地,形成“澳门研发+横琴转化”创新链条。

对真健康(广东横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张昊任而言,2024年是成果丰硕的一年。今年9月,公司自主研发的“导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统”成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和创新产品注册批准,成为首个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立项、研发、注册申报,并同时获批三类医疗器械和创新产品注册证的产品。

不仅如此,该公司研发的“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小型化穿刺手术机器人)也于近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着该产品正式上市。张昊任表示:“科研在澳门,转化在横琴,我们是行动者也是受益者。一年内有两个产品获批上市,这是粤澳两地共同努力的科技创新成果。”

真健康还在澳门设立了子公司,并与澳门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承担了“2022年度澳门重点研发资助计划—智能机器人领域”项目,致力于将人机协作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医疗服务领域。澳门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科研成果产出排名第四,仅次于广州、深圳和香港。

为应对澳门科技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近年来积极打造科技转化载体,推动澳门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目前,合作区已建立了横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创新平台,吸引了众多重大创新平台、澳门高校产学研基地、高科技企业和高端人才。

此外,合作区还围绕“四新”产业发展,启动了琴澳创新产业园(一期)项目,旨在打造高品质的生产制造空间,为技术转化提供关键支持。12月初,一场集成电路人才需求对接会在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成功举办,吸引了超过60名澳门大学学生参与。

珠海先进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龚斌表示,横琴毗邻澳门,具有粤澳合作的独特优势,可为科研协同、产业化联动、成果转化和孵化等领域提供全方位支持。目前,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以及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部已落户横琴,形成了“澳门研发+横琴转化”的创新链条。

截至今年11月,横琴已累计培育孵化港澳青年创业项目898个,其中澳门项目815个。除了市场和载体,资金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2023年8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通过“子基金投资+重点项目直投”等方式,支持澳门及合作区经济社会发展。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主任李伟农表示,政府希望通过更多资本支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吸引更多企业到澳门研发、在横琴转化,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文章来源:新华社,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