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云南临清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左线顺利贯通,该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极高。隧道贯通后,将促进临清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形成中缅经济高速走廊,对云南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新网临沧12月10日电 (周全)12月10日,云南临清高速公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王家寨隧道左线顺利贯通。这一关键控制性工程的完成,标志着临清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图为王家寨隧道左线贯通现场,工人们欢呼雀跃,庆祝这一重要时刻。照片由周全拍摄。

临清高速公路作为中缅国际陆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56.482公里,连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与中国与缅甸边境的清水河口岸。该高速公路由临沧市政府、临沧市交通局和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

王家寨隧道全长8040米,是临清高速的关键工程之一。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最大埋深达1022米,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隧道进口端以第三系强富水半成岩为主,岩质极软、饱和度高,受扰动极易发生溃砂、流土、突泥涌沙等破坏,不良地质长达2300多米,占隧道全长的28.7%。

自施工以来,王家寨隧道共发生突泥涌水168次,其中规模性突泥涌水27次,累计突涌泥砂量超过20万立方米,单次最大突涌泥砂量达到4.08万立方米,施工难度极高。面对这些困难,建设者们集思广益,采取了多种创新施工方案和技术手段,成功克服了地质难题。

图为建设者在王家寨隧道内紧张施工,他们的辛勤付出为隧道的顺利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照片由周全拍摄。

中铁隧道局临清高速公路项目经理刘刚对王家寨隧道地质特点进行了形象描述:“隧道施工好比在海绵里打洞,不但软还吸水。”为破解不良地质施工难题,建设者们创新施工方案,采取“降、隔、排、堵”的施工方法,并在中国高速公路隧道首次使用了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创新运用超前锁扣管幕、动水抗分散新材料高压注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有效实现了围岩“固液分离”。

临清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将实现与墨临高速、昆曼国际大通道相接,形成一条连接中缅两国的经济高速走廊。这对云南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中缅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