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建设方案》,旨在构建完善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为国际绿色贸易、国内绿色消费和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广东省发改委正式发布了《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建设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完善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该方案设定了到2030年的宏伟目标,包括建立覆盖广泛、数据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并完成约100个重点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及标识应用。届时,碳标识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也将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

方案提出,通过推进碳足迹认证试点建设,探索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绿色贸易、国内绿色消费和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保障。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见的具体行动,也是广东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实现这一目标,广东省将采取一系列工作举措,包括健全产品碳足迹管理及服务体系、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建立产品碳足迹基础数据库、推进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以及推进产品碳足迹合作互认等。这些举措将全面提升广东省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国际互认合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其中,健全产品碳足迹管理及服务体系是首要任务。广东省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制度,实施分级管理,鼓励企业自愿申请产品碳足迹分级认证,并设立碳足迹信息披露机制。同时,还将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联盟,搭建碳足迹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碳足迹市场服务体系等。

此外,广东省还将积极推进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制定产品碳足迹认证实施规则,推进重点领域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同时,将加大碳足迹较低产品的政府采购和推广应用力度,鼓励将碳足迹纳入绿色低碳供应链和绿色产品评价指标等。

在保障措施方面,广东省将加强部门间联动合作与资源共享,推动将碳足迹核算与评价、碳标识认证实施情况纳入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评价指标。同时,还将建立健全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强金融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将产品碳足迹列入贷款和融资主体绿色低碳水平评价指标要求。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相关报道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