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定调2025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成主基调
AI导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示着2025年政策力度将明显加大,货币政策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聚焦2025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强调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
相较于去年,货币政策基调已从“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这是自2010年以来,首次回归“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定位。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调整预示着2025年政策力度将显著增强,货币政策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今年以来,央行已两次降准,每次0.5个百分点,并两次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分别下调10个基点和20个基点。此外,央行还推出了多种流动性管理工具,包括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等,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明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包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适宜的利率水平,通过降准、降息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以及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和激励信贷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他预计,全年或降准100个基点左右,降息30个基点至40个基点。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预计,2025年政策利率可能累计调降40个基点至60个基点,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行60个基点至100个基点,全年可能累计降准150个基点至250个基点。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明年货币政策在继续降准、降息的同时,央行还可能加大购买国债和买断式逆回购等超常规宽松政策力度。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则强调,2025年货币政策将把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作为重要考量,预计还有超100个基点降准空间,降息也将继续发力,可能兼顾汇率形势择机选择,幅度超30个基点。此外,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现券交易频率和体量可能加大,以提供基础流动性支持,并强化对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