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外资参与中国保险市场的步伐加快,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国民养老变更注册资本,安联投资成为国民养老首个外资股东。外资机构加码中国保险市场,表明其对中国保险业的未来发展具有信心。

外资参与中国保险市场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金融监管总局已正式批复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民养老”)变更注册资本的申请,同意安联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安联投资”)以约2.84亿元认购国民养老2%的股份。安联投资由此成为国民养老的首个外资股东,国民养老的注册资本也由此增加至约113.78亿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外资机构加码投资中国保险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一现象表明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程度正在进一步深化,为外资加码投资中国保险市场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外资的持续加码也显示出其对中国保险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预计将吸引更多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国民养老的出身较为特殊,其成立旨在推动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该公司由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下属的理财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对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以及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将起到积极作用。此次安联投资的入股,不仅意味着国际资本长期看好中国养老金融市场,更将为国民养老带来丰富的国际市场经验和专业知识,助力其提供更加适合中国百姓退休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

作为首批试点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两类专业养老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国民养老已经开发多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产品收益率保持行业较好水平。截至三季度末,该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最新风险综合评级也为AAA级。与安联投资的深度合作将为国民养老带来国际视野和专业经验,推动其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进一步丰富第三支柱市场产品供给。

此外,外资机构也在通过新设、股权收购、战略投资等多种方式持续加码中国保险市场。今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了法国巴黎保险集团联合德国大众汽车金服海外公司在京设立财险公司的申请,以及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在京设立保险资管公司的申请。目前,这两家外资保险机构已经正式启动筹备工作。

随着外资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市场渗透度的不断提升,其审慎的经营理念将在我国得到推广,尤其是长期保障业务方面的发展经验,将对我国保险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其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据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此前介绍,截至2023年底,境外保险机构在境内已经设立了67家营业性机构和70家代表处,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4万亿元,在境内保险行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0%。

未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金融监管总局将不断深化金融业高水平开放,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支持在华外资机构更加全面深入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同时,外资机构的进入也将为中国保险业带来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促进市场竞争和深化改革。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