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以来,多地快速响应落实,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超1.99万亿元。此举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加强,助力债券发行。

自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后,各地积极响应,纷纷公布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计划以置换债务。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截至12月8日,全国32个地区已披露相关计划,总规模超过1.99万亿元。

本轮隐债置换迅速推进,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减少利息支出,使地方政府能更专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此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作用预计将加强,通过降准等措施确保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债券发行。

按照计划,6万亿元债务限额将在2024至2026年间分三年实施,每年2万亿元,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从地区分布来看,经济大省发行规模领先,其中江苏省再融资专项债额度已达2511亿元,湖南省、河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山东省均突破千亿元大关。

本轮再融资专项债发行期限偏长,以10年及以上长期和超长期债券为主,最长期限可达30年。据统计,已发行的再融资专项债中,30年期占比近三成,10年期及以上占比近九成。此举有助于地方在更长期限内调整债务结构,平滑偿债负担。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拉长发行期限有助于地方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更好地实现“以时间换空间”。然而,专家也提醒,短时间内大规模发行长期再融资专项债可能会给长端和超长端利率债带来供给压力。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预计,央行将通过降准、买卖国债、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及加量续作MLF等方式,适时向市场注入中长期流动性,确保地方政府债券顺利发行。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已表示,将根据市场流动性情况,在年底前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至0.5个百分点。

冯琳强调,在财政政策发力过程中,政府债券供给压力会加大,货币政策需更加注重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白彦锋认为,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和进行专项债置换有助于提高财政货币政策的协同水平,满足居民和市场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展望未来,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应高度关注化债后的地方财政形势,特别是未纳入隐性债务但地方政府可能承担兜底责任的支出负担。同时,应充分利用时间窗口构建债务管理长效机制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提高债务和资本预算效率,提高中央事权和支出比重。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