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COP29大会上,国际燃气联盟主席李雅兰表示,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不仅是“桥梁”,更是“稳定器”,需政策突破、技术创新及全行业协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应利用好天然气资源,助力“双碳”目标。

近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化石燃料争议成为热议话题。国际能源署此前预测,要达到1.5度温控目标,必须减少55%的化石燃料。在此背景下,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备受关注。中国如何利用好天然气资源,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21世纪经济报道在会上专访了国际燃气联盟(IGU)主席李雅兰,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图:国际燃气联盟(IGU)主席李雅兰 缴翼飞/摄

李雅兰表示,能源转型需要兼顾经济性、安全性与清洁性,天然气在其中不仅是“桥梁”,更是“稳定器”。她认为,天然气在化石能源的减排优化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补充与协作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要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仍需政策突破、技术创新以及全行业的协作。

李雅兰指出,天然气是新能源发展的伙伴,其系统调节能力使其在大规模、商业化储能技术尚未成熟之前,具有较长时间的发展潜力。中短期内,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量还将持续增长。

她进一步表示,能源行业面临经济性、安全性、清洁性的“不可能三角”,而天然气在全球能源转型中不仅是“桥梁”,更是“保障”。天然气行业正在尝试多种减排途径,如通过CCS、CCUS技术将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或再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谈及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时,李雅兰表示,天然气因其灵活性,可以有效弥补可再生能源的不连续性和不稳定性。她认为,天然气行业的竞争对手不是可再生能源,而是储能技术。如果储能技术发展迅速,天然气的发展将受到一定抑制;反之,如果储能技术没有取得突破,天然气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中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李雅兰指出,尽管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已达到53.9%,但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17.9%。她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存在不连续性、不稳定性问题,导致装机容量虽大,但利用率受限。

在谈及天然气行业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时,李雅兰表示,俄乌冲突后,中国对天然气安全的重视程度提升,但仍面临对外依存度较高、勘探开发力度不够等问题。她建议,应开放矿权,提高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力度,增加天然气产量;同时,应公开勘探资料,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激发创新活力。

李雅兰还指出,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到2030年全国天然气需求量预计达到5000亿立方米,2040年则可能达到6500亿立方米。她认为,以天然气替代煤炭、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等,将是中国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