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PO市场迎来国际长线基金回归潮
AI导读:
2024年中国IPO市场迎来国际长线基金回归潮,融资额大幅回升,市场信心稳步增强。高盛亚洲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表示,这一趋势将持续,并预测2025年融资额将达到500亿~600亿美元。市场复苏的底层逻辑包括经济刺激政策、二级市场复苏和市场估值吸引力。
2023年,国际长线基金在中国IPO市场的参与度降至冰点,但2024年这一趋势明显逆转,参与数量和认购规模均大幅回升,标志着全球长线投资者对中国IPO市场的信心正在稳步增强。12月10日,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对此进行了阐述。
王亚军观察到,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的融资活动出现了实质性的复苏迹象,并预测这种复苏态势将持续。他指出,在2021年之前,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的年融资额稳定在800亿美元左右,总额达到1万亿美元。然而,过去两年间,这一数字急剧下滑,2023年仅达到234亿美元。相比之下,2024年截至目前,中国境外资本市场(主要是中国香港地区和美国)的融资总额已达410亿美元,几乎翻倍。王亚军预测,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500亿至600亿美元,实现25%至30%的增长。
王亚军表示,去年年底已初见海外投资回归中国市场的趋势,但真正感受到“风”的到来,是随着国际长线投资者的回归。市场数据显示,单个项目的平均融资规模也出现了反弹。从2010年至2021年,中国发行人境外IPO的平均发行规模约为每年348亿美元,2022年降至126亿美元,2023年更是降至63亿美元,但2024年已反弹至123亿美元。
此外,王亚军强调,IPO市场的复苏不仅体现在融资量的回升上,还体现在大规模项目数量的增长上。2024年,中资发行人完成了7个5亿美元以上的大型IPO项目,包括美的在香港的45.7亿美元IPO、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在美国的15.7亿美元IPO等。高盛在这些项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唯一在2024年执行了中资企业三大赴港IPO和三大美股IPO项目的投行。
王亚军认为,市场复苏的底层逻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为市场提供了基本面支撑;其次,二级市场的强劲复苏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最后,中国市场的估值相对于海外其他市场具有很大吸引力。他指出,目前标普的市盈率是23倍,MSCI印度市场是24倍,而MSCI中国仅为10.5倍。王亚军还预测,明年IPO市场的复苏将继续带动可转债、再融资市场的复苏。
然而,在乐观复苏的同时,中国的发行人也需保持谨慎和冷静。王亚军提醒,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成功上市,在复苏初期,海外投资者对上市企业的质量要求很高。此外,发行人需要接受新的市场定价,并调整对发行规模的预期。他强调,IPO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抓住国际长线基金,并考虑地缘政治因素尤其是中美关系对境外IPO的影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