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蓄势待发,保险业积极布局护航
AI导读: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保险业积极布局低空经济领域,提供风险保障。然而,风险评估与定价难度大、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不足等问题仍需解决。
低空经济蓄势待发,保险护航成关键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大关。这一新兴产业的崛起,离不开保险业的支持。低空经济保险,被业内形象地称为“空中车险”,已有超过三成的财产保险公司涉足此领域。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涵盖了低空空域内的多种飞行活动,包括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为新的增长引擎,其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业务部、无人机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卫国透露,中央空管委将在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六个城市开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点。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
瑞再研究院预测,到2035年,低空经济保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亿元至100亿元。随着产业扩容,从上游的生产制造到下游的运营主体,都在寻求财产损失和责任风险上的转移,为保险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政策层面也在积极推动低空经济保险规范化建设。2024年1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明确要求相关飞行活动应依法投保责任保险。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了《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特别提到围绕低空经济等领域提供适配的保险保障方案。
目前,已有三成以上的财产保险公司开展低空经济相关业务,产品主要覆盖下游航空器使用与运营服务领域。然而,在保险标的和保障责任方面,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通常不含特殊风险和无人机日常维修相关责任。
以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产险)为例,它们均在低空经济领域加码业务布局。平安产险推出了“平安低空经济护航者”综合保障方案,人保财险发布了全国首个“低空飞行器专属保险”,而中国太保与中再产险则共同成立了“低空经济产业保险研究中心”,并发布了“低空经济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创新成果。
尽管低空经济保险市场潜力巨大,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风险评估与定价难度较大,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稳定性、避障能力等因素以及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都增加了风险评估的复杂性。其次,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不足,许多新应用场景下的保险产品仍处于空白状态。最后,数据积累与经验不足,使得保险公司在风险评估、定价等方面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
针对上述问题,业内专家建议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研发适应低空经济发展需求的保险产品;加强与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的合作,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加快培育专业人才,提升保险服务水平。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为低空经济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