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天津、山东、上海等地警方联合行动,成功打掉多个涉及汽车贷款诈骗的犯罪团伙,揭露了一条涉及全国范围的车贷诈骗黑色产业链,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

  新华社天津12月10日电 题:多地警方联合打击车贷诈骗,揭秘黑色产业链

  新华社记者黄江林

  近期,天津、山东、上海等地警方联合行动,成功打掉多个涉及汽车贷款诈骗的犯罪团伙,揭露了一条涉及全国范围的车贷诈骗黑色产业链。这些团伙通过寻找“征信白户”贷款购买豪车,随后迅速转卖套现,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

  在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成功打掉的一个跨省犯罪团伙中,53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涉案金额超过亿元。其中,受害者张某因轻信他人能够提升其贷款资质,背上了几十万元的贷款,最终只获得了3万元的报酬,而车辆则被转卖,贷款仍挂在他的名下。

  警方深入调查发现,这些犯罪团伙分工明确,涉及“垫资人”、“中介”和“背贷人”等多个角色。他们通过伪造资料、规避面签等手段,轻松获得银行贷款,然后将车辆迅速转卖给二手车商,从中套利。

  据了解,“垫资人”负责提供资金支付车辆首付和月供,是诈骗活动的组织者;“中介”则负责寻找“征信白户”、助贷、买卖车辆等,并进一步细分为“联系人”、“助贷人”和“销赃人”等角色;“背贷人”则成为这条黑色产业链上的“工具人”,他们往往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无固定工作,急需资金或急于提升自身贷款资质,最终在不知情或贪图小利的情况下,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此类车贷诈骗案件呈现出高频、快速、流窜作案等特点,给金融机构和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由于犯罪分子拥有车辆全套贷款手续,第三方人员购买后,追赃挽损难度大。同时,部分银行在贷款审核和贷后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针对这些问题,受访人士认为,银行等贷款机构应完善内控机制,加强信贷管理、从业人员纪律约束,严格落实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贷款“三查”工作。同时,汽车行业也应加大监管力度和从业人员教育,防止违规操作。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珍惜自身信用记录,不要因为贪图蝇头小利而沦为违法犯罪分子的帮凶。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片内容为警方展示的车贷诈骗相关证据及抓捕现场)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