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发布银行业理财月报:11月规模回升,未来增长潜力展望
AI导读:
国信证券发布银行业理财月报,11月银行理财规模回升至29.8万亿元。报告展望来年行业趋势,预计明年继续保持增长,规模有望增长至32-33万亿元,并提出多项策略以应对市场担忧。
财中社12月10日电国信证券最新发布的银行业理财月报显示,11月份银行理财规模呈现回升态势,产品存量规模达到了29.8万亿元,较上月环比增长了0.5万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银行存款收益的下行以及年底股份行理财子机构加大旺季营销力度,显著促进了规模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国有大行理财子在二季度经过手工补息整顿后已呈现明显增长,但股份行规模却略有停滞。为此,股份行在年底提前开展了旺季营销工作,具体措施包括管理费让利和打造高收益“爆款”产品,以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
随着银行理财规模站稳30万亿元大关,市场对于后续银行理财行业的增长潜力产生了担忧。对此,报告对来年行业趋势进行了展望:
首先,从行业规模上看,预计明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规模有望增长至32-33万亿元。其次,在模型使用方面,虽然短期内自建估值的监管态度尚不明朗,但预计明年一季度后推广的可能性较大。此外,在监管导向上,当前的重点一是推广行业评级,二是完善产品分类和信息披露。在产品创设上,现金类理财可能会持续收缩,而多资产产品则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在配置方面,存款和城投债将减配,而二永债将增配,权益类资产也将有一定增量。减配的原因要么是因为票息下降(如存款),要么是因为供给收缩(如城投融资)。同时,金融债的需求可能会边际上增加,当前阶段供给和需求能够保持平衡。而权益类资产则依靠多资产策略实现一定增长,预计增量在500-800亿元左右,但这一量级远低于险资在资本市场的增量资金。
最后,在机构合作方面,报告提出了“稳专户、加公募、探索新同业合作路径”的策略。由于流动性压力下的预防性赎回导致专户负债端不稳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专户规模难以扩张。而公募基金则有望通过增厚收益为多资产策略提供解决方案,这可能成为合作空间的增量。其中,ETF和主动管理产品均有望实现增长。
(文章来源:财中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