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稳定楼市股市,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讨2025年经济工作布局。

会议着重指出,2025年将推行更为积极进取的宏观政策导向,旨在扩大内需,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确保楼市与股市的稳定,有效应对重点领域风险及外部挑战,以稳固市场预期、激活发展潜能,引领经济稳步复苏并持续向好。

楼市股市双稳策略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此次会议将楼市与股市并提,强调“稳住楼市股市”,此表述颇为新颖。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评论道,楼市与股市作为核心资产,其稳定性对宏观经济意义重大。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透露,早在9月26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已明确“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传递出近年来最强的“稳地产”信号。本次会议重申“稳住楼市”,进一步强化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对2025年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自10月起,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显著提振了市场预期,提升了市场活跃度,房地产市场呈现阶段性企稳迹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收窄或转涨,同比降幅趋稳。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增至7个,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增至8个,尤其是核心一二线城市,自10月以来成交量显著回升。

然而,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1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滑9.46%,环比下滑18.62%,与10月的同比增长10.53%、环比增长67.45%形成对比。

陈文静强调,从阶段性企稳到市场真正实现“止跌回稳”,关键在于已出台政策的落实,包括加速推进100万套城中村改造的货币化安置、加快落实3000亿元保障房再贷款收购存量房等措施。此外,盘活闲置土地有助于优化供需结构,激活市场,同时改善地方政府及房企资金状况,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加速落实或将成为推动2025年投资和开工恢复的关键。

会议还提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一表述近年来多次被提及,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新趋势,涵盖房屋质量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完善等多个方面。

强化超常规逆周期调控

分析人士认为,本次政治局会议的定调预示着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基调,为2025年政策方向提供重要指引。

会议明确指出,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包括“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陈文静分析,“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意味着宏观政策将加大力度稳经济。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财政支出力度有望显著增强,赤字率大幅提升存在预期。货币政策则转向适度宽松,由“稳健”转为“适度宽松”,政策定调更为积极。

近期,央行行长在2024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将继续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短期内,支持性货币政策将持续,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更多低成本资金入市将有助于降低购房者、企业资金成本,提振市场预期。

陈文静总结道,本次政治局会议在宏观政策、楼市定调上均释放出积极信号,预计接下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供更多政策导向。

从房地产政策看,一方面,已出台政策有望加快落地,改善市场供求关系,促进市场信心恢复;另一方面,更多增量政策值得期待,如北上广深优化限制性政策、加大购房补贴力度等,助力房地产市场实现“止跌回稳”。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