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检测费用下调与合规整治加速
AI导读:
国家医保局发布规范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价格政策,价格普遍不高于50元每项。同时,多地加强肿瘤检测行业乱象整治,外送检验管理趋严,企业需合规升级应对。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肿瘤标志物检验在癌症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监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单项检测的局限性,多项联检成为提升检出效率的重要手段,但这也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降价在即规范收费助推癌症早诊早治》一文,明确指出将统一规范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的价格,主要涵盖糖类抗原测定、癌胚抗原测定、甲胎蛋白测定等。结合不同地区价格比较和集采情况,国家医保局提出了全国统一的预期目标价,普遍不高于50元每项,并要求各省份将高价项目调整至预期目标价附近,具体价格水平可结合实际,上下浮动不超过10%。
对于暂不具备大幅调价条件的个别项目,国家医保局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要求深入分析难以执行预期目标价的原因,并结合其他省份的执行情况,引导医疗机构主动参与试剂集采,以期在降低采购成本后调整到位。
除了价格问题,肿瘤检测行业还存在回扣、假报告、骗保等乱象,不规范操作问题频发。为此,多地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整治。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医保局早在2022年7月就查处了6起基因报告造假案件,涉及金额16万余元,并已全部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今年,国家层面也将样本外送列入了年度国家医疗监督抽查计划,并加强了医药费用、医保结算、院外购药及送检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执法,严厉打击开具虚假医学证明等问题。同时,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也联合发布了《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重点关注外送检验等方式收受回扣的问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教授指出,随着国家和地方加强监管,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企业的资质审查将更为严格,企业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条件以满足监管标准。这增加了企业运营的成本和难度,但同时也提升了整个行业的信任度和竞争力。
在规范整治的过程中,邓勇教授还强调了样本外送检测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灰色地带。他认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协作,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同时,建立检测机构信息公开平台,鼓励患者、医疗机构和社会公众对违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此外,邓勇教授还就企业如何应对当前形势提出了建议。他认为,企业需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定申请并维护相关的检测资质;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与医疗机构签订委托检测协议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措施。
在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方面,国家医保局等六部门已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打击虚假诊疗、虚假购药、倒卖医保药品等欺诈骗保违法犯罪行为。预计2024年5月督促定点医药机构对标问题清单开展排查;2024年11月聚焦工作重点,开展联合整治,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