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探讨了定投宽基指数基金的优点与挑战,通过理论与回测分析定投亏损原因,并提出有效避坑策略,强调心理准备与资金规划的重要性,助力投资者穿越牛熊。

从三季报A股被动指数基金“话语权”超越主动型基金,到中证A500指数刷新宽基产品规模增长最快纪录,宽基指数基金正成为市场共识的优选投资工具。(来源:Wind)

定投宽基指数基金,以其“微笑曲线”对抗市场波动的韧性及在高点入市仍能获利的特性,备受投资者青睐。然而,定投并非“躺赚”的捷径,盲目乐观、准备不足可能导致亏损。

本文深入探讨了定投指数基金穿越牛熊的要点,以及提升定投胜率与回报所需的自我修养。

01 理论与回测:

指数基金因其“永续”特性,即便短期回调,长期趋势仍向上。宽基指数随时代发展顺势向前,偏离价值的价格终将被拉回。然而,定投宽基指数基金也可能遭遇亏损,原因何在?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从2015年6月12日沪指5178点高点启动按月定额定投,至2020年12月31日赎回,虽在极端不利情况下定投实现了6.43%的年化收益率,但过程中经历了先蛰伏下跌、后震荡上涨,四年多时间里账户多次陷入亏损状态。

定投初期账户便亏损,长时间难以恢复盈利,2018年A股整年下跌更让账户总收益率跌入“深渊”。在亏损压力下保持冷静、坚持定投,实则是反人性的考验。

02 复盘与总结:

定投指数基金如何有效“避坑”,穿越牛熊?通过回测验证,即便在极端不利情况下,坚持长期定投仍能获得正收益,且亏损幅度大幅熨平。

以中证A500指数为例,从历次大顶开始按月定额定投,随着持有时间增长,收益率普遍呈上升趋势。定投的魅力在于更低的波动与更高的可能性。

因此,定投指数基金,尤其是宽基指数基金,策略应是下跌时不止损,坚持定投降低成本。然而,实践中“黯然离场”现象屡见不鲜,原因主要有三:未知引发的恐惧、亏损后的焦虑伴随外界信息压力、生活中突发的资金需求。

为应对这些挑战,投资者需建立关于亏损的正确预期,为可能的长期蛰伏做好心理准备,并确认定投资金已合理分配,避免因紧急需求而退出定投。

总之,定投指数基金的策略核心是“止盈不止损”,成功实施依赖于投资者充分的心理准备与合理的资金规划。定投是长期投资理财工具,精髓在于“延迟满足”。

成熟的定投者在大盘起伏不定、市场风格轮换之际,仍能坚守定投恒心,等待市场整体的成长与定投降低成本的优势显现,终将迎来投资的硕果。

(文章来源:华夏基金,图片来源:文中标注)

(责任编辑:138)